首页>要闻 要闻
“新”动不已:从夏季达沃斯论坛感受全球创新脉动
新华社天津9月21日电题:“新”动不已:从夏季达沃斯论坛感受全球创新脉动
新华社记者
世界舞台,剧情跌宕。
如何在新变局中应对新挑战?如何在新格局下推动新发展?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人士,把脉国际形势新趋向,探寻世界发展新方向,求解全球合作新走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是“创新”。
技术之新:新一轮工业革命孕育巨大力量
本届论坛将主题锁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人工智能时代、生物识别时代、新移动时代、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成为高频词。
可以跟随手势扭动的白色“小狗机器人”,为未来工厂机器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互动可能;
十亿像素的“螳螂相机”与大数据、云计算结合,不仅能看清几公里外人的一举一动,还能对上万人的信息进行比对;
对着话筒朗读一分钟,新型认知技术就能分析人讲话时的周遭环境、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甚至能解读出体验者当时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论坛会场里,各种“黑科技”争奇斗艳,折射出全球创新发展的最新动向。
新技术风起云涌。新型等离子体有望助力人类对抗癌症,利用干细胞生产的肉类将为消除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论坛期间发布的一份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榜单,让人们意识到,那些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场景和技术,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步入寻常百姓家。
“了解新兴技术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团结合作,令新兴技术最终惠及整个社会。”《科学美国人》总编辑兼2018年榜单工作委员会主席玛丽艾特·迪克里斯蒂娜说。
新模式方兴未艾。电子商业、新零售、无人机送货等创新型商业与生产销售方式的兴起,引发了论坛参与者的关注。世界经济论坛经过为期一年的调研,评选出九家领先创新的制造业“灯塔工厂”(全球最先进工厂),其中来自中国的工厂占据三席。
据参与评选的麦肯锡咨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部署了大量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并形成规模化应用,这些工厂的业绩比普通工厂高出20%至50%。
新福祉正在形成。无人驾驶解放了双手,拯救了“路痴”;虚拟现实给教育、医疗、室内设计等带来革新;人工智能协助人类更高效工作……新工业革命不断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带来新的福祉。
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不少人曾忧心忡忡:我会失去工作吗?
本届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科技发展,到2022年全球将增加多达5800万个新工作岗位。虽然不少工作在未来将被取代或发生实质性改变,但新的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出现。
动能之新:创新为世界经济装上新引擎
“全球经济展望”“欧洲前景战略展望”“全球创新前景展望”“发展中小型企业”……打开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议程,160多场的会议、对话和讨论大多与经济发展动力相关。
作为观察世界的重要窗口,达沃斯论坛的议题常常折射出世界关切。
旧的动能正在失速,新的动能力量尚弱,逆全球化倾向抬头,多国结构性难题尚待破解,发展存在失衡……面对这些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嘉宾纷纷探寻解决的路径。
会场内,有关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的分论坛,基本场场爆满。从政界,到商界,再到学界,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世界经济出现整体复苏态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需要继续壮大新动能。
“创见未来!”参加天津达沃斯论坛的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泽奇认为,拉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最终要靠创新。只有创新,才是世界经济发动机的“金钥匙”。
中国在创新的道路上大步流星,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等已有布局,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蓬勃成长的显著标志。
放眼世界,新工业革命迸发全球创新活力,孕育着无限希望。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提出“互联工业”战略,各国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竞相发力。
夏季达沃斯论坛官方提供的材料预测,到2020年,全球电子支付量平均每年将增长10.9%,全球在线学习市场将超过2430亿美元;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业的市值估值将达3.9万亿美元;到2025年,数字生态系统能够创造超过60万亿美元的收入。
不少参会者坦言,与体验新科技相比,他们更大的收获在于从这场世界性盛会中看清了未来的发展新路径。
机遇之新:开放合作打开发展新空间
在位于达沃斯论坛会场中心区域的“新领军者村”,没有常规意义上的会议室,而是排列着一个个圆形或椭圆形半封闭空间。在这里,最常见的场景是各种肤色的面孔、操着各种语言交流讨论。
“新领军者村”仿佛当今时代“地球村”的一个缩影,既面临挑战,也孕育着希望。
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保障,其权威和效力应得到尊重和维护——中国在本届夏季达沃斯上发出的声音,传递出与会嘉宾的共同心声。
当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袭来,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新工业革命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正是全球化带来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生产和创新要素流动便利化,打造了全球密不可分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京东集团首席技术官张晨指出,硬件、软件平台、算法等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平台越来越成熟,创新门槛越来越低。“技术革新让企业越来越开放,全球技术合作和创新在加快。”
不少与会代表认为,在新产业革命中壮大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体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副主席瓦尔迪斯说,在处理贸易摩擦中,欧盟以往的经验是强调在国际组织框架下,保持多边、有规则的体系解决纠纷。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果是全球协作的产物,很难以国别区分。”第四范式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文渊说。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克曼认为,与过去相比,如今技术更具关联性、全球性。面对新技术时,我们也需要新机构、新机制、新思路来减少不确定性,从而保护创新的动力。
本次论坛首次设置了一场以“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为主题的会议。
“‘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创举,建设‘一带一路’也要向创新要动力,让创新合作成为背景色。”中国创新企业麒麟合盛(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说。这家创新企业开发的手机用户系统,正为超12亿全球用户提供多达25种语言的服务,用户中近七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世界面前有两条路,或者受制于紧张的态势和各种冲突,或者有能力塑造未来,用创新、包容、协同的方式做出努力。”
站在“十字路口”,世界期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各国携手并肩,共同创建开放、包容、共赢的创新与合作之路。(记者刘元旭 王希 翟永冠 李鲲 毛振华 邓中豪 付光宇)(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创新 论坛 全球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