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麦当劳入华28年:奢侈“洋快餐”成“日常”
28年足迹遍布全国
金泽口中的“东门餐厅”,是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上的“光华餐厅”,也是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90年10月8日,光华餐厅开业。
据餐厅首批员工回忆,开业首日,不仅餐厅二、三楼全部站满了顾客,连餐厅外都排起了长龙。她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有20台收银机,前面都排满了人。当时餐牌用港元标价,很多消费者拿着1000港元、500港元跟店员要求‘我要10个巨无霸’。”
内地首家麦当劳餐厅开在深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品牌消费逐渐成为时尚,消费者容易接受新事物。再加上靠近当时麦当劳的重要市场香港,方便引进香港的成熟经验。此外,政府对来当地投资的企业非常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也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光华餐厅开业的那个周末,单店单天营业额达46万元,创下了麦当劳全球的新纪录。据统计,2017年,麦当劳中国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
进入中国市场后,麦当劳中国在餐厅的升级和服务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2007年,北京开设首家得来速餐厅,2008年开通24小时麦乐送服务,2016年开设中国大陆首家未来智慧概念餐厅。而在产品和口味上,麦当劳也更加本土化。麦当劳全球以统一标准的产品著称,来到中国以后,麦当劳也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不断进行本地化产品的创新。例如,麦当劳全球都以牛肉类汉堡为主,1998年到1999年,麦当劳在中国推出了麦辣鸡翅和麦辣鸡腿堡,调味烹制的程序都是麦当劳全球系统中的首创。这两个产品上市之后也大获成功,至今仍是麦当劳中国最畅销的产品,也被引入到麦当劳海外的一些市场。又如,麦当劳全球有一个经典产品——派。全球大部分国家麦当劳都是苹果派为主,但在中国市场常规供应的是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香芋派和菠萝派。
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此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麦当劳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定位的套餐产品,其中既有价格实惠的超值套餐,也有客单价较高的“星厨”系列套餐,同时也在针对当下的轻食风设计蔬菜杯类的产品,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岁月的年轮画了一个又一个圈,从深圳的第一家餐厅开始,入华28年的麦当劳足迹遍布全国。目前,中国已开设了2800多家餐厅,是麦当劳全球第三大市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特许经营市场,以及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而对很多城市年轻人来说,麦当劳餐厅是日常生活中的陪伴,是陌生城市的安全感。2006年4月1日,北京在17家麦当劳餐厅同时推出24小时服务。于是,麦当劳成为了夜班公交司机、加班的白领、赶作业的学生在深夜里温暖的陪伴。
在西安姑娘小沁的记忆里,小时候爱吃的馆子很多都已经关张,但家门口的那家麦当劳一直都在。
从小到大,小沁都喜欢拿薯条蘸巧克力味的冰淇淋,混搭出一种蛋挞的味道;她还喜欢麦当劳的氛围,甚至学着言情小说里的人物,点一杯朱古力在餐厅待一整晚。小沁不知道,是麦当劳强大的供应链系统为餐厅的食品提供高品质和安全的保障。而她怀念的“深夜朱古力”,也得益于麦当劳提供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愿景2022”加速发展计划
麦当劳和战略投资者看到,国内消费领域增长迅速,中国居民在休闲和餐饮方面的消费将持续增加,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巨大。
2017年7月,麦当劳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运营和管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战略合作完成交割后,新麦当劳中国宣布了中国内地“愿景2022”加速发展计划。即未来五年,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至4500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将从2017年每年约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约500家,约45%的麦当劳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
今年8月,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透露,合作一周年,麦当劳新增300多家餐厅,约50%位于三四线城市;全国2800多家餐厅中有近75%完成未来餐厅的升级,全面整合自助点餐、非现金支付、送餐到桌等元素,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不可否认的是,麦当劳还为中国餐饮行业培训、输送了大量人才。目前麦当劳在上海拥有全球第七所麦当劳汉堡大学,截至2017年底,为近1.5万名员工提供营运管理和领导力培训,为麦当劳中国培养大批本土管理精英。此外,麦当劳还与中国烹饪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行业协会合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从业者举办各类培训,为餐饮业输送人才。
在麦当劳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依据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国内餐饮市场营业额不足60亿元,2017年则接近4万亿人民币,增长了700多倍。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快餐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快餐已成为大众餐饮的主力业态,对带动餐饮市场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朝阳产业和高频刚需。2015年中国快餐行业的销售规模达71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32%。
中国快餐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是各大快餐品牌的激烈竞争,麦当劳遇到的强劲对手不仅有传统西式快餐领域的,而且还有中式快餐。
面对激烈的竞争,麦当劳近年来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不断突破,在重点发展餐厅数字化、个性化,人性化业务的同时,麦当劳还启动了线上支付、手机点餐、店内自助点餐等服务,并开发了小程序、App等,使得这个西式快餐巨头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更显优势。
去年10月,麦当劳还做出了一个无心插柳的话题性传播——更名金拱门,一时引发热议。麦当劳进入中国28年来,一路创新和引领,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麦当劳将持续努力赢得消费者芳心。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麦当劳 入华28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