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上海博物馆美国艺术特展上 哪件作品最受期待
《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1865年—1945年》特展今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将展出美国1865年至1945年80年间80幅美国艺术家经典绘画作品,展品均来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及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的重要藏品,其中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是首次在亚洲展出,成最受中国观众期待的展品。
从1865年至1945年短短的80年,美国经历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南北战争以及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而随着国家扩张和科技发展,时代洪流中的美国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米尔顿·艾弗里《青春期》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丹尼尔·J·泰拉藏品
80幅作品展示美国艺术80年
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介绍,早在2007年,特拉美国艺术基金会就曾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在上博举办“美国艺术300年:适应与革新”,成为当时中国大陆举办的第一个全面介绍美国艺术的重大展览。之后的11年之中,大陆没有再举办过大规模的美国艺术展,直至今天迎来这个新展。
谈及展览的缘起,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上海和芝加哥是姐妹城市,一直存在合作和交流,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青铜器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展出,在美引起轰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回报”以这个美国艺术的特展。

罗马勒 ·比尔登《礼拜之后》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丹尼尔 ·J·泰拉艺术收购及捐赠基金
此次展览聚焦美国内战之后,二战之前的80年历史,按主题划分,以时间为序分为“南北战争”、“现代西部”、“东方元素”、“世界主义”、“都市生活”、“激进派的探索”、“美国景象”、“自画像”、“新的探索”等九个单元,揭示在这段动荡时期美国艺术通过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从而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本质以及艺术创作的方式而走向现代。
展览将展出诸如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夜游者》、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的《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南安普顿的水面》、 玛丽·卡萨特( MaryCassatt)的《夏日》、乔治亚·欧姬芙 (Georgia O’Keeffe)的《牛头骨与白玫瑰》、阿瑟·德夫《出航的船》、阿奇博尔德·莫特利《自画像》、马斯登·哈特利《画作第50号》等经典画作。

马斯登·哈特利《第50号绘画》(局部)特拉美国艺术基金会
据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879年,博物馆收藏有大约30万件艺术品,馆内的美国艺术收藏足以跻身全美一流的行列,而特拉基金会建立于1978年,基金会收藏的美国艺术作品逾700件,时间跨度从殖民地时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艺术。
美国最受欢迎展品《夜游者》同样最吸引中国观众
在上海博物馆二楼展厅,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明星展品——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夜游者》单独设置了“聚焦霍普”展区。
《夜游者》创作于二战时期,爱德华·霍普自称《夜游者》的灵感来自于纽约格林威治大道一家街角上的餐厅,但精心安排的构图和缺乏叙事性的特点赋予这幅画一种超越特定地点的永恒的、普遍的品质。霍普笔下的人物总是避免眼神交流,相隔而坐,表现出一种纯粹美国式的孤独与深沉。

爱德华·霍普 《夜游者》 1942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美国艺术藏品协会之友
据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莎拉·格恩西介绍,《夜游者》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受欢迎度排名前三的作品。她笑称,《夜游者》来到中国展出后,美国的观众肯定非常失望,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件作品了。
而据上海博物馆方面介绍,在特展开幕前夕,上海博物馆官方微博(@上海博物馆)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官方微博共同发起了“走向现代主义——名作抢鲜看”评选活动,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也以41.6%的得票率当选中国观众最期待的珍品。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美国艺术策展人莎拉·凯利·奥勒(Sarah Kelly Oehler)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称,《夜游者》也是其个人非常喜欢的展品,“这幅作品的构图和用色都非常吸引人,很显然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非常懂画中元素的取舍,一个正常的餐馆里应该有非常多的东西,比如食物、餐盘、菜单,但是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很明显地把这些东西都去掉了,只留下了一些关于颜色和结构的组合,这也是这幅画体现出非常迷人特质的原因。 ”

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 《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南安普顿的水面》1872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斯蒂克尼基金会
作为美国艺术当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家,此次展览还设置了一个版块“聚焦惠斯勒”,展出惠斯勒的夜曲系列和他的版画作品。据莎拉·凯利·奥勒介绍,惠斯勒受到来自日本和中国艺术的影响,其本人对后世美国艺术家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惠斯勒的画作超过1300幅。

艾弗雷特·希恩《舞台》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丹尼尔·J·泰拉藏品
画展中女性艺术家笔下的女性
此次展览对女性艺术家和非裔美籍艺术家在美国艺术中的参与,影响美国现代艺术进程的东西方因素,美国艺术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军械库展览”,对先锋艺术的探索等都有所述及。
“艺术的现代性也伴随着美国社会的一些变化,女性开始有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她们的艺术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莎拉·凯利·奥勒(Sarah Kelly Oehler)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了画展中几位非常出众的女性艺术家及其笔下的女性生活。

莉莉·马丁·斯宾塞《红白蓝之家》约1867—1868年 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
“莉莉·马丁·斯宾塞的《红白蓝之家》在这80件作品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创作于内战之后。画家将自己本人置于画面中央,她的丈夫则隐身于一旁,不再是绝对的中心。”奥勒说。美国内战结束后,随着年轻男性人口锐减,妇女们开始扮演新的角色,一度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在此时得以成为画中的主角,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专业的女性画家。

费尔南德·伦格仁《咖啡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查尔斯·H·伍斯特和玛丽·F·S·伍斯特藏品
在之后的单元中,我们也见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比如费尔南德·伦格仁的《咖啡馆》,可以看到独自坐在咖啡厅,享受自己时光的这么一个女性,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一种景象。

约翰·斯隆《瑞根诗周六的晚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玛丽·奥提斯·詹肯捐赠

伊丽莎白·斯巴霍克·琼斯《鞋店》 约1911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伊丽莎白·斯巴霍克·琼斯的《鞋店》也是女画家描绘女性生活的一幅作品。“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在买鞋子,她们是消费者,另一些女性是服务员,她们正在为这些试鞋的女性服务。这种在商场中消费的场景是美国城市中刚刚出现的一种景象。”

玛丽·卡萨特《夏日》1894年,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丹尼尔·J·泰拉藏品
更为人所熟知的玛丽·卡萨特( MaryCassatt)则是当时唯一一位和印象派艺术家参展的美国艺术家,也是印象派团体中唯二的两位女性之一,跟当时很多的印象派画家都是好朋友。“玛丽·卡萨特本人来自上流社会,所以她画中描绘的经常也是她那个阶层的朋友、亲戚等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女性。”

乔治亚·欧姬芙 《牛头骨与白玫瑰》1931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藏品,乔治亚·欧姬芙捐赠
乔治亚·欧姬芙的成功又是一项美国女艺术家的成功事例。“乔治亚·欧姬芙对美国现代艺术影响深远。 她画中表现出的大胆的、前所未见的特质是超越她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的,她的画作中带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男性特质,跟其他的女性作品是很不一样的。”
据悉,此次展览展期持续至2019年1月6日。
编辑:杨岚
关键词:艺术 美国 博物馆 女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