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港珠澳大桥今日通车 三地人民为这个梦想奋斗了35年
心系“中国结” 三地梦共圆
港珠澳大桥今日通车 三地人民为这个梦想奋斗了35年
李妍、陈治家

碧波浩渺的伶仃洋上,天堑变通途,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今日通车。大桥开通后,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然而,这个梦想从提出到实现,三地人民足足用了35年。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英国《卫报》称之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妍、陈治家
总长5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09年12月正式开工。
据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主席、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介绍,港珠澳大桥整个项目包括海中桥岛隧主体工程,香港连接线及香港口岸,珠海、澳门连接线和珠海澳门口岸,总长约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主体工程项目全长约29.6公里,概算投资480.68亿元,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主体采用桥岛隧组合方案,22.9公里为桥梁,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为岛隧组合。
葛长伟介绍:“从2009年项目开工至今,港珠澳大桥三地合作共建共管的模式是成功的。由于三地的法律和技术规范不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标准高水平、高起点,按照三地就高不就低的规范,设计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20年。”
在解决海上桥梁的耐久性问题上,科研人员创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防腐防震措施,系统地保障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达到120年,打破了中国通常的“百年惯例”。
34次深海之吻筑最长海底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向本报记者介绍,回顾大桥8年多的建设历程,如果把大桥主体工程建设看作主战场的话,这个主战场可以表述为三条战线,其中第一条战线就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岛隧工程。
从2011年5月15日在西人工岛打下第一个钢圆筒,到2011年12月7日东人工岛第120个钢圆筒振沉完毕,用时不足7个月,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建设目标。以这么快的速度在海中开敞水域筑成两个十万平方米的人工岛,这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堪称奇迹。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 今日通车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博索纳罗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恢复经济消除腐败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