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清代瓷器上的阴阳之道

清代对《周易》的研究、注释是历史上三个高峰之一,另外两时期分别为汉代和宋代。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出版业的发达,清代学者对“汉易”多有辑录,注家蜂起。由于《四书》《五经》为元明清的钦定教科书,明代又是立朱熹学说为国教的朝代,凡是朱熹评注过的《四书》《五经》都成了科举必备。对《周易》深有研究的程颐、朱熹的“程朱学派”严重影响着元明清三朝。以至清代对周易研究“呈一时之盛著作甚丰”。有人初步统计,解易之书达150余种1700多卷,但清人的成绩主要是在对“汉易”“宋易”的整理、校勘考据上。
在清代景德镇瓷器上多有《周易》内容的太极阴阳鱼图案(见图),佐证《周易》在清代已经深入民间。今人亦会说《周易》是一本占噬、算命的书。
乾隆时期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关于算命神算的事例:清乾隆年间,在河北献县留福庄有一个木匠,由于家境欠佳,一直未能娶妻,有一次他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算下几时开婚运。先生测算后对他说:你从留福庄向西南方走100多里路,有一位某甲,今天要死了,他的妻子命中注定将来要嫁给你。这木匠对先生的话将信将疑,但还是照听,上路一试。到目的地后在一旅店住下,碰到一个本地人,向他打听某甲的住处,那人问他找某甲何事,木匠便把自己的来意告诉这个人。没想到“冤家对头凑热”,此人正是某甲,听到木匠这样的胡言乱语,勃然大怒,抽出腰间的佩刀要杀木匠。“三十六计逃为上”,见势不妙的木匠急忙跑到旅店的后院,翻墙而去。
某甲追到后院,找不到木匠,以为被店主藏起来,要闯进店主内室搜查。店主当然不依,两人发生争斗,刚好在气头上的某甲一刀结果了店主的性命,自己也被官府捕而杀之。因找不到百里之外的木匠,此事就此搁下。
事过后一年,有一位老夫人和一男一女路过献县,那男的是老夫人的小儿子,那女的是男的寡嫂。那老夫人突然暴病而去,一男一女无钱埋葬,小叔子准备卖嫂葬母,那女的无奈,只能勉强从之。
当时那位木匠尚未婚配,有好事者从中撮合。娶了这位寡嫂为妻。婚后,木匠打听起妇人的前夫和家况,原来她的原夫就是算命者所说的某甲。如此妙算,如此姻缘,连纪晓岚都连连感叹。
清代阮元编辑《十三经注疏》将《周易》排在第一位,清代乾隆时期编撰的《四库全书》同样将《周易》列为第一部经书。正如《四库全书·经济·易类小序》说的,“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是上古时代古人思想的真实反映,不仅包含古代农牧渔、手工业等方面的生活内容,而且包含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内容。正因如此,历代学者面对这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曾终其一生,孜孜以求,探索解疑,为后人留下不朽之著。清代著名学者皮锡瑞感慨“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由于《周易》内容高深、博大、宽广,可以说是“学易者如牛毛,学成者如牛角”,以致被今人以迷信玄者之学而一票否决。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它是唯一一本被儒家、道家都信奉,佛家也借助它解释自己理论的著作。
编辑:杨岚
关键词:清代 木匠 周易 清代瓷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