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创造历史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
这是一条正确之路。它非先验,而是历经时间检验。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浦东闯关,平潭浪涌,前海开发,雄安启航……我们在无路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好路,改革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滞。40年前一次毅然决然的启航远征,最终成就了一次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浩荡进军。实践证明,正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让我们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是一条强国之路。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17年,已经站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2.8倍,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7.9倍,近年来每年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经济规模……40年来,破立并举,改革开放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思想和制度支点,撬动了至今仍在持续的历史性前进。今天的中国,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变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是一条富民之路。无论是小岗村的红手印,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改革开放的诸多原动力,来自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变革的指针同样指向富民。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7.4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在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改革开放的快车,以其一往无前的冲劲,让所有中国人相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40年,这是一段取得“史诗般进步”的历程,也是一个“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例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让一个古老的国家焕发出奋斗的神采,让十几亿人为梦想持之以恒,让40年的时间里曙光升腾、万物生长,激荡起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
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壮丽篇章,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判断的生动注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四)中国的重新崛起,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议题。
在很多人看来,从1978年到2018年,这个国家就像一艘驶往未来的大船,势不可挡地开启了一段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历程”。鉴于中国的巨大成功,有学者甚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经验是否可以说明,只要进行改革开放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过去40年里,很多国家、地区也都进行过改革或是开放,但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计划经济或类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约有30个欧亚国家,涉及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直到1997年,绝大部分经济转轨的国家官方统计GDP都没有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
有人把中国改革的成功简单归因于市场的作用,但不少国家从来就是私有制的自由市场经济,却长期停滞不前;有人认为中国改革成功缘于采取渐进改革、增量改革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采取渐进改革的国家都取得了成功;有人还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源于中国的超大规模,但世界上有些规模很大的国家仍然陷于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站在40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需要思考,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抉择”,让困顿中突围的中国踏上了怎样的崭新历程?这个“活力之源”,如何激发出40年源源不断的力量?这个“重要法宝”,是怎样推动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条“必由之路”从何而来,又将把中国带往何方?
(五)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四个字,是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动的合力,是一段历时40年的上下求索。“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历史前进的逻辑,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中华民族一路走向复兴。美国前驻华公使傅立民回忆,1979年夏天,他在北京街头买了一碗汤面,卖面的人说自己是“个体户”,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那位个体户解释说:“我自己就是单位。”这一幕让他感叹,“中国马上就要开始腾飞了”。
街头小摊贩的一句话,折射中国改革的密码。正是改革这“关键一招”,让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通过打破旧的体制机制,释放出了蕴藏于亿万人民的巨大活力。生产力挣脱僵化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人从旧的思想、旧的体制、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这正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让中国“真正活跃起来”,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改革开放以制度的巨大变革,激活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中国由此万马奔腾、生机勃发。
时代发展的潮流,就是顺应世界现代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大势,让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过一段自己的经历。1979年他出访瑞典时,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用生涩的汉语问他:你是中国人吗?那时候中国人很少出国,海外华人见到同胞会很激动。而现在,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市政府大楼朝外看,“半个广场都是中国人”。
海外华人的故事,折射中国开放的视野。40年来,因为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靠着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发全球共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洪流奔涌40年,打破沉闷停滞,打破封闭僵化,让这个国家40年来活力迸发,大踏步走向未来。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感慨,改革开放使中国命运彻底跳出了近代以来的“下降通道”,中国改革,最复杂也最成功。
(六)1978-2018,如果将这40年奔腾不息的伟大进程,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来看,这一世界上“最复杂”“最成功”的伟大变革,有着清晰的历史轨迹。
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条主线,改革开放大幕初启至党的十八大,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鼓励探索,倡导创造,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认识论、方法论到价值论,从总目标、大方向到动力源,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性思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创新为指引、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我们党总揽全局,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是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让改革开放的中国步步逼近光辉的山巅。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激荡,将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写在广袤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四个全面”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中国道路成就中国奇迹,中国崛起带来中国震撼,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40年前,誓言“赶上时代”的中国人在踏上改革开放之路时也许不会想到,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仅让中国赶上了时代,还让其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力量。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让“中国号”巨轮驶入新的水域,也为全世界寻求变革的人们提供了方法与视野、理论与实践。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