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鲁迅与张光宇何以失之交臂 从未交集
艺术史上,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同一时空下两位杰出人物失之交臂,令后人感到几许惆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兆忠给记者的文章通过钩沉往事认为,假如不是“阶级性”遮蔽了鲁迅博大精深的艺术视野,使他执着于左翼木刻而不及其余,鲁迅或许早经与张光宇携手,共同开辟中国现代美术精彩纷呈的历史。
一个是中国新文学的旗手,现代美术的守望者,左翼木刻的引领者,一个是中国现代漫画的领军人物,现代装饰艺术的奠基人。他们生于人杰地灵的江南古城绍兴、无锡,相距不过两百余公里。鲁迅长张光宇十九岁。有三十六年的时光,他们同处一个世界,其中有十年,他们同住十里洋场的上海。然而,他们没有交集。


张光宇像 1935-1936年(叶浅予摄影)
没有交集,不等于彼此不知。可以肯定,他们都知道对方。奇妙的是,鲁迅的笔下,从来没有出现过张光宇的名字。
鲁迅评点过的中国画家可谓众矣:吴友如、沈伯尘、齐白石、陈师曾、陈半丁、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陶元庆、赖少奇、司徒乔、胡考、叶灵凤、江小鶼、常书鸿……,形形色色,应有尽有。而且,鲁迅的评骘向来犀利老辣,直言不讳,甚至峻急。在这种背景下,张光宇在鲁迅语境中的空白,不能不显得格外醒目。
有识之士知道,张光宇与留法海归的“新月派”诗人邵洵美是好朋友,又是合伙人,为他的译著《逃走了的公鸡》作过精美的插图——一个复活的耶稣形象,而鲁迅却与邵洵美有过摩擦,打过笔仗,讥讽他是“富家的赘婿”。从政治立场看,鲁迅属于激进的左翼,张光宇属于自由中立的“第三种人”,从审美文化看,鲁迅离经叛道,寄希望于理想的普罗大众艺术,筚路蓝缕,不遗余力推进左翼木刻运动,张光宇唯美唯真,至情至性,迷恋活力洋溢的现代市民文化,融民间与现代为一体,构建人情丰沛的艺术世界。他们的差异,从对《泼克》杂志创办人兼撰稿者漫画家沈伯尘(1889—1920年)截然不同的评价上,可见一斑。那时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随想录》多篇,对沈伯尘的讽刺漫画提出严厉的批评,痛斥其“思想如此卑劣,人格如此顽固”,“皮毛改新,心思依旧”。张光宇却在《黑白画家——沈伯尘》(1928年)一文中,盛赞沈伯尘为“天才的线条的黑白画家”,是一位面对四周环绕的恶势力“敢说敢骂敢做”的有正义感的画家。

民间情歌 1934-1936年

民间情歌
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许是鲁迅不提张光宇的原因吧。然而,这种大而化之的解释总给人隔靴搔痒之感。事实上,张光宇圈内的漫画家,被鲁迅修理过的不在少数,如“活剥蕗谷虹儿,生吞比亚兹莱”的叶灵凤,“看之令人生丑感”的江小鹣。那么,鲁迅何以偏偏对张光宇网开一面?
思忖反复,终于恍然大悟:鲁迅对张光宇的沉默中,包含对这位年轻艺术家超人才华的欣赏与喜爱,就像他在自家的卧室里,挂放日本的浮世绘和西方现代颓废派的杰作,秘不示人一样。更何况,张光宇的绘画不只有描绘人情人性的《民间情歌》,更有维护正义、针砭黑暗的警世之作《光宇讽刺集》。

《光宇讽刺集》

张光宇 插图《神笔马良》,1954年
其实,在鲁迅与张光宇之间,有重要的连接,比如胡考。鲁迅这样评论他的画:“神情生动,线条也很精练(略),《西厢》画得很好,可以发表,因为这《尤三姐》,是正合于他的笔法的题材。不过我想他如果用这种画法于攻打偶像,使之漫画化,就更有意义而且路也更开阔。”(1935年3月29日致曹聚仁)
胡考也是张光宇自由派漫画圈的人,鲁迅一不小心点赞了他。其实,张光宇的漫画完全符合鲁迅对胡考的评价和审美期待,它们不仅“神情生动,线条也很精练”,而且“用这种画法于攻打偶像,使之漫画化”。张光宇在《十日谈》、《时代》、《万象》等杂志封面上发表过许多这样的漫画,对中外的军阀、政客、官僚诸大人物的恶行丑态,作了辛辣的讽刺,艺术性与战斗性达到完美统一,在当时发生了巨大影响,鲁迅肯定见过这些漫画,或许还暗暗称道过。


再比如张仃。张仃一生崇拜鲁迅,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生命的最后几年,终日与《鲁迅全集》为伴,喃喃自语“还是鲁迅的好”。张仃同样崇拜张光宇,用叶浅予的话说,崇拜到“五体投地,猛叩响头的地步”。张仃认为:张光宇在《十日谈》上发表的讽刺漫画,堪与鲁迅的杂文相媲美,张光宇是亚洲的骄傲。如果说张仃对鲁迅有一点小小遗憾的话,那就是鲁迅未能联手张光宇。晚年张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思“左”的历史教训,在自述中这样说:“当初自己比较幼稚,认为只有左翼是为劳苦大众的,自己虽然很喜欢张光宇的艺术,相信他是一位有正义感的艺术家,但又觉得他用自己的本事为资本家服务。他经营的时代图书公司,后台老板就是新月派诗人邵洵美,邵是大买办盛宣怀的女婿,鲁迅先生讽刺过他,这对我也有影响。现在回想起来,是自己犯了左派幼稚病。”


鲁迅当年曾对“进步的美术家”发出过殷切的呼唤。在《随感录》中这样写道:“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欢喜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时过境迁,岁月淘洗,人们可以看得更清楚:张光宇的艺术技巧,张光宇的人格思想,都符合“进步美术家”的标准。假如不是“阶级性”这个历史魔障遮蔽了鲁迅博大精深的艺术视野,使他执着于左翼木刻而不及其余,鲁迅或许早经与张光宇携手,共同开辟中国现代美术精彩纷呈的历史。
编辑:杨岚
关键词:鲁迅 张光宇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