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千年“佩奇”邀市民博物馆里过文化年
石器时代猪骨遗存、汉代陶猪、晋代玉猪、清代滑石猪、玛瑙猪、圆雕猪……260件与“猪”相关的展品一一陈列,不乏千年历史文物,体现浓浓年味。这是中新网记者2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金猪贺岁》布展现场看到的场景。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之《金猪贺岁》将于1月29日开展。记者提前打探看到,偌大的展厅分为“金猪有财”“金猪有福”“金猪有文”三个主单元。展览从家猪的驯化讲起,用260件展品将中国数千年家猪饲养历史及衍生文化串联起来,展示给观众。
“2019年是中国农历猪年。生活中,猪与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它还是福气、财气的象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杜芝明介绍,《金猪贺岁》展自半年前启动策展,其团队耗费了大量精力收集与“猪”相关的文章信息,后期还加入展品元素作串联,最终有了此次展览。
记者看到,展览从“猪的驯化”“家猪起源”说开去,一幅幅珍贵的历史资料与一件件形态各异的猪展品相得益彰,便于观众快速了解与“猪”相关的厚重历史。展览沿时间轴来到近现代,与“猪”相关的票据、宣传画、小人书、邮票、商标、肉票、动画片等内容一一呈现,给观众带来满满回忆。在展厅一隅,多个现场互动项目也与“猪”紧密相连,包括带“猪”字的歇后语问答、以“猪”为灵感创作的剪纸、版画作品展示等等。
据介绍,多个重点展品在《金猪贺岁》上亮相。如长9.5厘米,宽5.2厘米,高6.3厘米的清代圆雕玉猪,圆润可爱、憨态可掬。又如长12厘米,宽5厘米的唐三彩卧猪表现的是一头正在休憩的野猪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展品最多的是汉代陶猪,共有七八十件。杜芝明称,“这一现象与汉代的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介绍,新春文化系列展之《金猪贺岁》是该馆第三次以生肖主题展的方式展现中国农历年,此前已举办过生肖“猴”与“狗”展览。为迎接新年到来,该馆今年也同步推出系列创意活动,增添展览趣味性。
程武彦说,《金猪贺岁》展不仅有温度,也有生活气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希望通过展览,邀请市民到博物馆里过大年,向市民普及生肖文化,用文化丰富众人春节生活。
展览将从2019年1月29日持续至3月3日。
编辑:杨岚
关键词:展览 博物馆 文化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