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春运中的航站楼医生:“急救箱”加“26万平方米”奔跑现场
一部对讲机、一部手机、一个急救箱,这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医务室医生夏涛投入春运工作后的标准装备。为及时救助身体突发不适的旅客,26万平方米航站楼是他的奔跑现场。进入春运以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迎来出行高峰,夏涛比平日里更加忙碌。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每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两千万人次。进入春运,航空出现出行高峰,机场日均进出港旅客达8万多人次。
晕机、急性肠胃炎、感冒发烧,是旅客们旅途中出现的最常见的身体不适情况。夏涛平均每天要接诊30多例、出诊10多例,有时一天中转运病人次数达到3次。
今年春运,一名旅客晕机症状比较严重,几乎到了无法站立的程度,但依然坚持登机,准备带孩子到三亚游玩。“我们也劝说了很久,他还是坚持要走,只好暂时给病人吃了药。”说起这件事,夏涛有些着急。
她说,很多旅客都是这样的心理,想着自己不是来看病的,是着急赶飞机出行的。“我们建议旅客抓紧治疗。一些身体已经出现严重不适的旅客,总想着旅行结束再说,可能会延误自身病情。”
24小时值班,每天8点交接班,夏涛需要提前到达,仔细核对药品柜、补齐药品。小小的医务室、偌大的航站楼,他们担负着机场应急救护保障任务,承担着进出港旅客的医疗服务工作。
今年,夏涛收到一封感谢信,让她湿了眼眶。信是一年前她在机场救下的一个病人所寄来的。
夏涛记得,当时正值她值班,对讲机里突然响起“旅客突发哮喘”的救助呼叫,她拿起急救箱迅速跑到登机口,只见病人脸色煞白,心率骤降。同行的医生做起了心肺复苏,夏涛为病人做了紧急救治。本以为是一次寻常的出诊,一年后,当时受到救助的旅客寄来了感谢信,在信中最后写道:“永生不忘”。
启信受到感动的夏涛,再次投入到新年的春运工作中。
编辑:张同天
关键词:春运 旅客 航站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