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于右任赠“端方弟同志”对联
于右任诗词文章书法件件皆能,是近现代当之无愧的书法大家。人们赞扬他,大多因为于氏在草书领域里开宗立派,独铸一体,创造了赫赫有名的“于草”,因此在中华书坛尊为巨擘。其实,于右任的行书决不在草书之下,于氏留下的手迹,不少颇为耐人寻味。这里引录他中年时书写的较有代表性的一副对联:
上款:端方弟同志
联语:芳树垂绿叶,好鸟鸣高枝。
落款:于右任。钤有印章两枚,白文“右任”,朱文“于”。
对联写得很美,“芳树”“绿叶”“好鸟”“高枝”,色彩鲜艳,形象美好;接着作者一“垂”一“鸣”,两个动词立马将四种物象连缀起来,构成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对联仅仅10个字,于右任诗词的功底已经可见一斑。
不过此联的上款很怪:端方,弟,再加同志,叠床架屋的。在此,需要介绍一下对联受赠者“端方”,及端方的父亲、南社社员沈文炯。
沈文炯是吴江同里人,1902年同乡金松岑在同里镇创办同川学校,聘请了沈文炯等一批思想激进的教员,招收学生,一时吴江一带比较出名的知识分子都汇聚到了同川,好学求知的青少年也都奔赴同里。金松岑办学意在救国雪耻,因而特别重视体育,他创办了同里体育会,参加者并不限于学校的师生,社会上好多年长者都前来参加。沈文炯本是明代“吴江派”领袖、戏曲家沈璟后裔,又是清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沈桂芬的侄儿,秀才出身,能诗善画。当时,邻镇黎里前来同川读书的柳亚子自称“亚卢”,要当亚洲的卢梭,沈文炯则取号“中路”,说自己是中国的路索。
1907年,刘师培、何震夫妇,与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在上海酝酿成立南社,可是刘何夫妇随即就被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端方收买,成为南社的叛徒。
1908年初夏,同盟会会员陈陶遗奉命携带枪支炸药从日本回国,事泄被捕。拘押期间,端方会见了陈陶遗,软语笼络,允诺纳为幕僚,陈不为所动,予以谢绝。消息传出,有识之士对端方恨之入骨,但是此人权大势大,奈何他不得。
就在这时,沈文炯生了个儿子,取名藻墀,由于憎恶端方,沈别出心裁地给藻墀取了个“端方”作字,从此,文炯动不动就在大庭广众面前指桑骂槐:“端方算什么东西,还不是我那不知事理的儿子!”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慨。
沈端方1922年肄业于北京大学法科,返回同里后,决心与堂兄沈颂墀一起从事法律工作。沈文炯频频参加南社在上海的雅集,结识了同隶南社的于右任。于氏听说端方取名的因由后,感慨万千。1922年至1924年,于右任出任上海大学校长,1923年秋,沈端方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大学拜见于右任先生。于校长奋袖出臂,为沈端方书写了上述那副行书对联。由于是小一辈,故而上款端方之下加一“弟”字,更由于为国为民的思想相同,故而再加“同志”。这样的上款,一则不致与满人端方混淆,另一则也是对小沈的勉励。后来,沈端方成了有名的学者,可惜1946年死于飞机失事,这是后话。
本对联以成熟的行书写就,颇有特色。上联“芳树垂绿叶”,联语用形象的比喻,写沈端方是沈璟、沈桂芬的后裔;下联“好鸟鸣高枝”,是赞扬,也是祝愿,希望小沈前途无量。
编辑:杨岚
关键词:端方 于右任 沈文炯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