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河南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济源市思礼镇涧南庄村,春光正好。“有了这个‘宝贝’,我们可以大干一场了!”村党支部书记王信普捧出刚从市里领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高兴地说。
这张登记证右上显著位置,印着以“N”字开头的18位代码。“这个N代表‘农’,这串代码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相当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身份证’。”省农业农村厅农经站站长张道明说。
关于这张证,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评价:这意味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法人地位,是农村改革中一件大喜事,足以载入史册。
涧南庄集体经济组织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每年超100万元。但王信普心头始终有个疑问。“村集体经济组织到底算个啥?谁也说不清。”老王说,没有统一的“身份”,签合同,人家不认;缴税,只能列为“其他类”。
遇到这种麻烦的不止涧南庄村。为此,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济源市先行先试、大胆创新,2014年颁发了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持该证书也可去办理印章刻制、开户等相关手续。
“但这毕竟是张‘地方粮票’,遇到跨省的业务就比较麻烦。”济源市农牧局农经站站长段德龙说。
今年2月,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登记赋码工作在我省的推进,这张“地方粮票”开始晋级为“全国粮票”。
“登记证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集体经济组织在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获得身份认同,并且全国通用。”济源市农牧局副局长王地动告诉记者,6月底前,济源将完成525个行政村的登记赋码及换证工作。
我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蹄疾步稳。截至2018年年底,32989个行政村完成清产核资,占全省的67.2%,核实经营性资产391.5亿元。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完成清产核资仅仅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在完成集体成员确认、资产折股量化之后,有了这张“身份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法人地位,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打通。下一步,我省将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农村 集体 产权 集体经济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