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七国集团外长会:共识少 “寒意”浓
新华社法国迪纳尔4月6日电(国际观察)七国集团外长会:共识少 “寒意”浓
新华社记者徐永春 应强
七国集团外长会6日在法国西北部城市迪纳尔闭幕。七国外长表示,将加强在反恐、网络安全、非洲维和等领域的合作。但在巴以问题以及与伊朗关系问题上,七国集团内部仍存在明显分歧,未能达成实质性共识。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缺席也令本次外长会蒙上阴影。
分析人士认为,当今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七国集团在国际舞台上日趋式微,其内部凝聚力减弱,尤其美欧之间龃龉不断更让这一“小团体”共识难寻。
重大议题共识难
鉴于去年加拿大七国集团峰会因美欧、美加矛盾导致“不欢而散”的尴尬,本次法国举办的七国集团外长会避开关税与贸易、气候变化等分歧巨大的议题,转而侧重讨论反恐、网络安全、非洲局势、男女平等等具体问题。
本次外长会后发布的新闻公报洋洋洒洒近30页,内容涵盖国际秩序、地区冲突、核不扩散和裁军、反恐和安全以及联合国机构改革等诸多方面。此外,七国集团外长还发布三份联合声明,涉及网络安全、保障妇女权益及非洲地区安全等问题。然而,有观察人士指出,这些公报和声明,貌似面面俱到,但内容大多是老调重弹,缺乏重点和亮点。
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研究员多米尼克·莫伊西认为此次会议成果令人失望,因为各成员国只对部分技术性或区域性议题达成妥协,而在重大热点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
莫伊西说,从七国集团的欧洲成员国来看,法德似乎更有共鸣,而英国正疲于应对“脱欧”困局,无暇顾及其他,可见欧洲自身也难以形成合力。
美欧矛盾添“寒意”
美国国务卿的缺席,成为此次外长会的一个舆论焦点。代替蓬佩奥出席会议的是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沙利文。尽管其他各国外长尽力为蓬佩奥缺席“打圆场”,称美欧关系“依然牢固”,但媒体普遍认为,蓬佩奥的缺席反映出美欧关系紧张。
近两年来,美欧多次闹矛盾,令七国集团内部裂痕不断加深。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搬迁美国驻以使馆,还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这些举动都遭到法英等国的反对。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还屡屡就贸易问题向欧洲发难,也让欧洲各国感到难以接受。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在七国集团外长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巴以冲突和对伊朗关系问题上,七国集团外长存在分歧。”
作为东道国的外长,勒德里昂没有粉饰之举,而是直接道出了集团内部的分歧。
勒德里昂还说:“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外长对多边主义重要性达成共识,呼吁维护和振兴多边主义,以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而他并未提及美国的立场。
此次外长会5日开幕当天阴雨绵绵。虽然勒德里昂引用法国谚语希望会议成为“雨中的幸福婚礼”,但来自大西洋的冷风让与会者感受到的无疑是阵阵“寒意”。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外长 七国集团 共识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