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别样的风景:身着汉服的踏青者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暖花开,又到了踏青时节。当走进公园,除了满眼鲜花绿叶,一个个身着各式汉服的别样踏青者,成了今年春日里的流动风景。
穿越回古人的春天
春意盎然,暖风拂面。樱花树下,片片花瓣飞落,手撑油纸伞的唐思遥走过,感受着步摇灵动,裙裾轻摆,仿佛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
4月5日这天的北京莲花池公园踏青,思遥准备很久了。提前精心选购了襦裙、假发,手工自制了心仪的步摇、耳环,就为了在最美的四月天,来一次千年穿越。“踏青,我们是认真的。”这天,她起了个大早,拿出准备好的家什,穿上襦裙,盘好头发,戴上首饰,描出淡妆,开启了这场踏青之行。
满园春色,游人如织。思遥充满“仙气儿”的打扮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你这衣服在哪儿买的?真好看。”“这身打扮是你自己弄的吗,是不是很麻烦呀?”……思遥停下脚步,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她说,这身行头准备起来其实挺简单的,也很有乐趣,在准备中还体验古人的生活。“比如步摇和耳环的制作,其实感受的就是手工的乐趣。”
身着古装,游园赏景,思遥从小便有这个愿望。小时候,她就觉得古装好看。长大之后,更让她醉心的,是古典的风韵。近几年来,只要时间允许,她每年都会抽出一天,慢下来,在春光日把自己放空,当一回古人。让她高兴的是,这次踏青,她偶遇了好几位“同好”。“有穿齐胸襦裙的、也有穿齐腰襦裙的,款式不一,但爱好相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穿起汉服,我也觉得走起来更自然了。”
流动的风景本身就有广告效应。“去年底,我去故宫时,看到有人穿着汉服在那里拍照,觉得特别美。今天,我也特地带着孩子租了一套体验一下,顺便拍拍美照。”北京中山公园满园郁金香前,身着汉服的张芬正手牵同样身着汉服的儿子赏花,引来游客纷纷拍照,还有人主动要求与他们合影。
复原一场古人生活
一觉醒来春已到,二月十五是花朝。3月16日这天,冬日的寒凉虽未褪去,但枝头已有春的消息,中国人民大学百家廊里,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花朝节活动如约而至。
上香、祭酒、祭茶、读祝、拜花神,一群身着汉服的学生按照仪轨,一步步为春天祈福。这天,由中国人民大学文渊汉服社、号钟古琴社、茗茶子协会及家书协会共同举办的花朝节活动举行。
文渊汉服社社长丁一芝介绍说,花朝节由来已久,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就有记载。花朝节与中秋节相对应,《中华全国风俗志》提到,“二月望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以纪念百花的生日。
祭拜之后,是赏花游春的时间,虽然当时还没有太多的花吐露芬芳,但大家兴致不减。吃花糕、写花签、猜花谜、踢毽子、投壶、对诗、听琴,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也引来许多同学围观,并逐渐参与。“花朝节,是古人踏青生活中十分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也是文渊汉服社的品牌活动。”丁一芝说,文渊汉服社成立于2005年10月,立志于汉服的复兴和传统文化的宣传。“随着越来越多同学的加入,汉服社已经成为学校规模较大的社团,希望通过文渊汉服社让更多的同学们走近、了解并爱上传统文化。”
吸引大家拾起传统,正是汉服社推广汉服应有的意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花朝节活动的仪式感,古风犹存。最开始,汉服只是一件满足我仙女梦的衣服,可是随着对汉服的深入了解,我的看法变了。”汉服社成员俞悦说,“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通过汉服这个载体,我对传统文化更感兴趣,也更愿意去了解去学习。”
服饰背后是文化
“过去,想要一身汉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市场上鲜有销售。现在,淘宝上有不少汉服店,更有相关配饰,一站式采购,非常方便。”在思遥看来,汉服的流行,与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重视密切相关。她介绍,淘宝上汉服的价格相差比较大,从百元至数千元不等,不同等级的爱好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需求。
一套做工精良的汉服并不便宜,而买一件一年也穿不上两回,于是就有像张芬这样的尝鲜者选择租一件体验。位于前门杨竹梅斜街上的苏盛记汉服体验店就给人们提供这样的服务:租一件汉服,店内还提供盘头发、化妆、免费寄存等服务,完美变身之后,即可轻轻松松做一天古人,晚上把汉服还回即可。
4月9日这天下雨,店主白秋取消了原本预约好的客人。“客人体验或去中山公园踏青、或去故宫拍照,雨天不便,我们一般就不接待客人了。”难得清闲的白秋介绍说,虽然开店仅4个月,但前来体验的客人已经不少。尤其是春暖花开时节,前来租赁汉服游园的客人就更多了,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约20位顾客。
今年不满30岁的白秋是个西安女孩,之所以开了这家汉服体验店,来源于她的两次京都之旅。2014年,她第一次去京都,在一间很小的和服体验店租了一套衣服,整个体验很有仪式感,既坚持了传统又非常亲民;2017年,她再次去京都时又去了这家店,发现那里一点儿都没变,衣服依旧干净、服务仍然细致。这让她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想法:在北京开一家汉服体验店!2018年12月,苏盛记汉服体验店开业。
“你这衣服是韩国的?日本的?汉朝的?”
“都不是,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每天,白秋都要跟不同的客人解释汉服的特点,客人中不乏汉服爱好者,也有只是觉得新奇前来体验的。“对汉服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去景点拍照,去看中国传统歌舞、参加毕业典礼等场合,都有人开始穿汉服了。”白秋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跟随父母前来的八九岁男孩,那时刚开业不久,小男孩很想体验,但由于店里没有男装,最终没有实现。“我现在还记得他渴望而纯真的眼神。”直到现在,白秋还因为没能满足男孩当时的渴望而感到遗憾。
“衣服的背后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白秋看来,服饰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对汉服感兴趣,有了兴趣才有深入了解的机会。她认为,随着文化认知的提高,人们会主动学习和了解汉服文化,而不是停留在认为“袖子长、裙子仙”就是汉服的阶段。“汉服的流行是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应,也将带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更好关注和认同。”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汉服 踏青 体验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