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长三角地区肿瘤防治将实现同质化、一体化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陈静 王广兆)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2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该联合体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4家长三角地区肿瘤中心为“桩”,织就长三角肿瘤防治“联合网络”。
发起该联合体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表示,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将实现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的全程化、同质化、一体化,进而推进各肿瘤防治中心实力的综合提升。据悉,第九届华东地区肿瘤医院联盟会议同期举行。
据了解,一直以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惠及着长三角地区病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诊疗数据显示,该院82.2%的门诊病人来自长三角地区,79.1%的手术病人来自长三角地区。该院副院长吴炅教授坦言,作为沪上唯一一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单点资源无法覆盖全部有诊疗需求的病人,也难以形成长效的服务模式,使服务效果最大化。
自2016年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复旦肿瘤专科医联体”建设,目前已经纳入了15家医疗机构。优秀专家、优质学科建设理念进入医联体单位,搭建起“同质化”的肿瘤联合诊疗平台。“复旦肿瘤专科医联体”还辐射到了江浙皖等地,先后在苏州、扬州、嘉兴、合肥等地建立肿瘤专科医联体。近3年来,肿瘤医院“异地”开展手术指导900余例,部分长三角地区患者在当地即可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发布的报告,2015年末,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居民数量已经达2.2亿以上。据了解,在庞大的诊疗需求下,近年来,江浙皖三省肿瘤医院也各自开展了肿瘤医联体建设,以各省肿瘤医院为中心向全省辐射。
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整合三省一市优质资源,更好为肿瘤病人服务?在郭小毛教授看来,“长三角地区多单位联合无疑是提高诊疗效率的最佳途径。”这位院长表示:“签订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4家医院均为当地一流的肿瘤诊治中心,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4家中心借助各自已经搭建的医疗网络,强强联合,以点带面,不仅扩大‘朋友圈’,更构建一种生态,实现跨区域医联体网络的联动。”
联合攻克疑难病例是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的重要议题之一。根据协议,4家肿瘤中心将依托‘互联网+’平台,建设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远程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网络,开展疑难病例的远程讨论(特别是多学科综合讨论)和会诊。据郭小毛介绍,该院搭建的远程会诊平台,汇集了多学科会诊、病理会诊等多项内容,形成了H2H2P(Hospital To Hospital To Patients)创新管理模式,已服务长三角地区近百例疑难病例。据悉,本次协议框架下的会诊网络建设,将在已有的远程会诊平台上,更加密切与3大中心的交流互动,有效解决彼此面临的难题,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阻隔。
4家肿瘤诊治中心在合作协议中,将实现肿瘤诊疗的标准化、同质化。四家肿瘤诊治中心将实现数据、疗法等层面统一化,为后续疾病管理打好基础。协议还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质控平台,通过院际交流,实现质控平台的整合、流程的标准化、数据信息的共享。同时联合体还将就接收各区域内患者的后续治疗、随访等达成协议,以实现对肿瘤病人的“异地管理”。
本次合作,4家肿瘤中心还尝试联合发起区域内肿瘤患者筛查项目,将防癌抗癌的“关口”前移,在整个医联体网络内广泛开展肿瘤筛查,打造长三角地区肿瘤全程管理的典范。(完)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肿瘤 长三角 防治 三角地 地区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