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新书剧透故宫未来:继续扩大开放、文创还将升级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8日电(记者 宋宇晟)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上,故宫已经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同时,故宫博物院近年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印象中高高在上的紫禁城的形象,更为贴近大众。
这样的变化如何发生?故宫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近日,故宫出版社和河北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一套丛书,首次对出版、展陈、文创、园林四大方面工作做了系统梳理和工作总结。

这套“故宫四记”包括《故宫出版记》《故宫展陈记》《故宫文创记》《故宫园林记》,由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故宫博物院总策展人、故宫出版社社长王亚民主编。
5月8日,该书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
组建传媒集团列入发展目标
《故宫出版记》从明代编纂书籍讲起,详细讲述了故宫出版事业从民国时的初期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蓬勃壮大,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繁荣发展及近几年故宫出版社和数字化技术、文创、文化旅游的融合转型创新,直至目前已初具全文博产业链态势规模。
记者注意到,《故宫出版记》透露了故宫出版社的五年发展目标,除建立综合文化产业模式外,还将组建故宫传媒集团。书中介绍,将把故宫出版社建设成为实力雄厚、主业突出、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高水平、综合性传媒集团。
书中还透露,故宫出版社将围绕现有出版主业,积极开展产业格局的调整与重组,“把出版社打造成为以专业出版为主,文创产品、教育培训协调发展的综合文化产业机构”。
其中提出,将通过增强现实技术(AR)、互动沉浸技术(MR)、激光融合技术等创新科技与故宫古老经典的资源以艺术形式相结合,让深藏在皇家宫苑中的艺术瑰宝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文创应与人相关
故宫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故宫文创也同样有很多好故事,截至2018年12月底,故宫文创产品达11936种,逐步形成了独特而又多样的风格。
《故宫文创记》是第一本由故宫人执笔披露其文创发展历程、做法和经验的书。
王亚民在《故宫文创记》的序言中指出,“虽然故宫的文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止步于此,因为这只是文创的初级阶段,还处于单个产品或者局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阶段”。
他认为,在这个阶段研发了很多精彩异常的文创产品,“尚待‘质’的飞跃,从而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你做手机壳,我也做手机壳;你做笔记本,我也做笔记本;你做钥匙扣,我也做钥匙扣。只不过产品上的图案不同罢了。”
如何破解社会上的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王亚民坦言,文创应该关心社会,关注人民群众。
如今,故宫的文创团队更加关注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过节、结婚、读书等话题,希望通过《故宫中国节》《宫囍·龙凤呈祥》《金榜题名》三个IP,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实实在在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让公众“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继续扩大开放、展陈面向大众
《故宫园林记》记录、总结了故宫博物院2013—2018年持续开展的院容环境提升工作。
书中给出了这样的数据——2002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故宫博物院的开放面积分别为30%、48%、52%、65%、76%、80%。
未来,开放面积增长仍要继续。“预计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之时,开放空间达到85%,将未开放的5.1万平方米古建筑全部开放。”
而《故宫展陈记》则讲述了故宫展陈把握机会、迎接挑战的故事。
王亚民在该书序言中说,展览仅仅让专业人士喜欢不算本事,“你能让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看了也喜欢,这才算真本事”。
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考虑,就要利用文物讲故事,并从传统的说教式、罗列式展览向沉浸式、体验式转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与文物互动的体验,让观众加深对文物背后深层次的文化的理解”。(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故宫 文创 故宫博物院 出版社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