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世界卵巢癌日:专家称70%卵巢癌确诊时已是晚期

中新网重庆5月8日电 (韩璐 熊志翔)8日是第七个“世界卵巢癌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隐匿性强。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周琦教授表示,70%卵巢癌确诊时已是晚期。
周琦称,卵巢癌虽然有早期发现难、死亡率高的特点,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日常筛查和预防,尤其是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尽早接受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实现“全程管理”,将“妇癌之王”变为“可控”慢性病。
相比乳腺癌、子宫颈癌,人们对于卵巢癌比较陌生。根据重庆市2018年新发肿瘤登记报告显示,卵巢癌发病率为7.99/10万,发病率较低,这也是很多女性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之一。不过,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相关统计显示,过去10年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增长了30%,死亡率增加了18%。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5年生存率最低,仅为39%。

周琦说,卵巢癌起病位置隐匿,善于伪装,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导致很多患者最初没有反应。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腹胀腹痛、以及盆腔包块和腹腔积液等症状,但此时大多已进展到了中晚期。
“卵巢癌有三个70%:70%卵巢癌确诊时已是晚期,约70%的生存期不超过5年,治愈以后约有70%会复发。”周琦说,卵巢癌的高发年龄在45至60岁之间,一般女性终生罹患卵巢癌风险约为1.3%。
不过,如果出现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患癌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发病率可以达到20%,甚至有相关研究表明可达40%。”周琦说。
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因携带BRCA突变基因,她患卵巢癌的风险为50%,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为了避免癌症的发生,她选择了预防性切除卵巢和双侧乳腺。
周琦还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去年,60岁王丽(化名)的妹妹不幸患上了卵巢癌,BRCA基因突变。担心出现家族遗传,王丽接受了基因检测,发现BRCA基因也出现了突变,患卵巢癌的风险非常高。为了保险起见,王丽最终选择了预防性卵巢切除。
“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罹患卵巢癌、乳腺癌等的女性,我们建议到肿瘤专科医院接受遗传咨询和必要的基因检测。”周琦说,这可以帮助她们确定是否发生基因突变,从而明确患病风险,做到及时的预防和干预。
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晚婚晚育、曾患卵巢良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等,均为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目前,卵巢癌还缺乏十分有效的筛查手段,但高危人群定期做妇科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出现不适症状或进入围绝经期女性,可做CA125+HE4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周琦建议,广大女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这对于卵巢癌,甚至是所有癌症的预防都是非常有用的。”
周琦说,对于卵巢癌而言,应打造“全程管理”模式,从预防阶段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好相应筛查和必要的基因检测;治疗阶段,不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均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尽量切除肿瘤,术后配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康复阶段,患者应接受维持治疗,从而使得生活质量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延长,从而延长总生存期。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卵巢 周琦 晚期 基因 肿瘤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