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协商会>大会新闻 大会新闻
厚植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良好的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创造活力,更是孕育和促进创新人才与创新成果产生的重要基石。分组讨论会上,参会的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纷纷提出,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对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我们的自主创新举步维艰?需要反思我们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认为,要从创新文化和创新思维上下功夫,放开对科研人员手脚的束缚,让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敢于在基础科学前沿的阵地上冒风险、求真谛。
40多年前,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历经了190次失败,终于在低沸点实验室中发现了抗疟效果达到100%的青蒿提取物。正是历经了许多次的试错碰壁,成功终于叩响了中国科学家的大门。
“但现在问题是,好多科学家根本没机会、没地方去失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表示,科学是探索性的学科,发生错误不可避免,允许试错和冒险,就是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但在有些地方,为了通过验收,科技人员在一些关键技术指标上往往拒绝尝试突破,以减少失败的风险,极大地影响了创新。“我们应该真正营造一种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让科研人员减少顾虑、全心投入做好研究。”他说。
“正是过分要求服从、求同、官本位和榜样化这四大传统遏制了创新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的一席话引得在座的所有人陷入深思,“这跟我们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都有关系。”
麦康森建议,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要理清哪些是利于创新的文化,从而摒弃那些不利于创新的文化。“如果认识不清这个根在哪儿,那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就会事倍功半。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迫切的任务。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