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家: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是中国大数据产业标准化之路

中新网贵阳5月25日电 (杨茜 冷桂玉)“我们要密切跟踪大数据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鼓励相关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大数据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李冠宇在贵阳如是说。
25日,大数据标准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贵阳举行。与会嘉宾就大数据发展的标准化各抒己见。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来,中国始终将发展大数据技术、产业和标准化作为国家战略。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逐步深入应用,大数据领域对于标准化的需求愈发迫切。
李冠宇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大数据标准体系。以国内外大数据产业现状、技术趋势、标准化需求为依据,以“基础统领、应用牵引”为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推动形成协调一致、布局合理的大数据标准体系。还要深度参与大数据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围绕开放共享、大数据系统测试、数据管理能力、工业大数据、数据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应用示范工作,强化标准对市场培育、技术发展、服务能力提升和行业管理的促进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和工信部共同组织成立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截至目前,共计开展32项大数据领域国家标准研制,中国已有9项国家标准正式批准发布,大数据国家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中国专家主导立项了《大数据术语》《大数据技术参考模型》等4项国际标准提案,还担任国际标准编辑和联合编辑等职务,积极争取国际标准的话语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处长刘大山认为,标准化之路,应当加强大数据与其他新兴技术领域标准化的协调发展。大数据标准化工作要紧跟创新技术,加强标准化与新兴技术、产业需求的互动和相互促进,及时凝练创新成果,保证大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时效性和适用性,更好支撑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
大数据标准化包含着多个方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认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大数据标准体系的重要部分,贯穿于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目前,大数据交易服务安全、数据分类分级、数据生命周期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11项国家标准正在研制中,将从“标准”层面解决当前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中面临的数据收集原则、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共享方式等安全问题。
2018年3月,国家发布《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国家标准。截至目前,已有政务、能源、通信、制造等领域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参与该标准试点应用;同时,北京、贵州、上海、广东、四川等地也在持续开展该标准应用推广工作。
此次论坛上,对参与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的试点单位,还颁发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符合性评估证书。
李冠宇说:“我们将继续推动大数据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大数据产业发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
编辑:曾珂
关键词: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是中国大数据产业标准化之路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