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可否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曾经的中小学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响成一片。可如今,很多学校和老师却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课间往往安静如上课。“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要改变这一现象,64.7%的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60.6%的受访家长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学校改进。
75. 2%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
“感觉这种现象已经有好几年了,学校都不允许孩子课间在室外玩。”北京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张雅兰说,有次他趁课间给孩子送东西,发现整个学校都安静得很,以为来错了时间,“偶尔老师课间放学生出来玩会儿,放学后孩子就兴奋地告诉我今天老师让他们出来玩了”。
重庆公务员张玉明(化名)的孩子读初一,她发现现在中小学学生在课间确实不怎么活动,“都很安静,不像我们小时候一下课就叽叽喳喳闹着玩儿。我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
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19.1%的受访家长直言非常普遍。交互分析发现,这种现象在小学中更为突出(77.2%),高于初中的比例(69.8%);二线城市最为普遍(77.6%),其次为一线城市(74.5%)。
陈正华是江苏金华房地产公司职员,有一个读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我们家孩子一般课间就在屋里看看书,不会去和同学玩耍打闹。我跟一些家长交流过,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的老师不让学生在室外逗留,更别说去操场,哪怕是想上卫生间,也得尽快去完回教室”。
重庆初二学生余明明告诉记者,她所在学校上课前一分钟有一道“静息”铃,铃响了以后学生就必须回座位,不准说话,“班主任不准我们在教室快走,也不准在走廊跑闹。课间基本只能上趟厕所,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有的老师讲课拖堂,我们经常只有一两分钟的上厕所时间”。
进一步调查显示,关于学校课间纪律的规定中,最常见的三个是不准在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58.0%)、不准出教学楼(46.1%)、不准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45.0%)。
“我孩子班上有学生因为下课时在室外大声说话,被老师警告了。”北京某小学生家长刘颜(化名)说,现在的校园太安静了,“要求课间不能打闹,保持安静。这样的课间还有什么意义?和全天上课没有什么区别了”。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是不合理的。“课间就是对课程学习的调节,要通过一定的活动、运动来达到目的。如果在课间学生还是静坐,就很难发挥其调节作用了”。
59. 5%受访家长认为一些老师图省心要求学生课间保持安静
“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是怎么出现的?调查中,59.5%的受访家长归因于一些老师图省心,要求学生课间保持安静,59.1%的受访家长认为最初是因为空气不好,学校让学生少外出,后来成了惯性,54.7%的受访家长认为是学校担心学生自由活动有安全隐患。
“学校不让学生课间出来活动,起初是因为雾霾天。之后慢慢形成了常态,空气好的时候,学生也得在教室自习,这样老师可能更省心。”张雅兰说。
在张玉明看来,课间十分钟时间很短,孩子到室外玩一趟可能不能及时在上课前回到教室。而且在教学楼走廊里活动不安全,空间拥挤,容易撞到人。
“现在学生只要在学校出了问题,学校就要担责,采取限制学生课间外出的办法省力又保险。另外,有些学校为了督促学生提高成绩,课间时间都被用来继续学习了。”陈正华说。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某中学老师马俊(化名)回忆,他所在学校曾出现过一个案例,“学生在楼梯上打闹,一个学生不小心摔下去了,最后学校、另一名学生的家长都做出了相应赔偿”。他表示,学校不提倡、不建议学生课间外出活动多是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害怕出问题。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分析,“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是学校和家长相互博弈的一个结果。“学生在课间一旦因为打闹出现一些伤害,家长会认为是学校监管不到位。所以学校在课间尽量约束学生外出,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64. 7%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
张玉明认为,限制学生课间外出玩耍会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问题,“我建议延长课间时间,校方、老师要重视起课间活动,多组织室外活动,鼓励孩子多出去玩”。
陈正华认为,学校应该在学生安全教育上下功夫,而不能图省心把学生拘在教室。“可以通过学校大会、班级主题会等形式告诉学生如何注意安全,比如不在危险的地方打闹,什么行为存在安全隐患”。
马俊认为,学生在课间应好好休息,但同时,学生的安全问题也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必要的课外锻炼可以集中起来,有组织地进行,避免激烈的活动和危险的行为”。
对于转变“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64.7%的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60.6%的受访家长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学校改进,49.4%的受访家长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
张宝义表示,曾有研究显示,如果对课间利用得比较好,下一节课学生的专注力、课堂教学效果都会有显著提升。“课间十分钟是学生转换思维、处理个人事务的时间。如果长时间保持安静、限制其活动,会给学生们一个误导:认为课间十分钟也是上课的一部分。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该把这段时间还给学生”。
张宝义认为,改变“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首先需要学校和家长达成一致,能够相互理解。同时要倡导课间休息的“文明”,让学生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此外,他建议学校的管理水平要到位、要提高,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方便地进行取证处理和责任追究。
参与调查的受访家长中,73.3%是小学生家长,26.7%是中学生家长。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4.5%,二线城市的占52.3%,三四线城市的占21.1%,县城或城镇的占1.9%,农村的占0.2%。(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李丹妮)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课间 学生 家长 学校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