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热议解读 热议解读
中俄学者畅谈两国关系发展 热络交流汇成中俄友谊大道
中俄学者畅谈两国关系发展
热络交流汇成中俄友谊大道(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张 红 文/图
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论坛现场。该论坛由《中国新闻周刊》俄文版、俄中友好协会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同主办。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5日至7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中俄两国元首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话友谊、规划蓝图,引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进入新时代。
近日,中俄学者聚首莫斯科,深情回顾70年来中俄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两国未来。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愿为推动新时代的中俄关系稳步向前贡献力量。
中俄关系历史最好时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两国建交70周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前夕,我们在莫斯科举办‘回顾与展望:新时代的中俄关系’论坛,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政治意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卢贾宁·谢尔盖·根纳季耶维奇说。
“我们两国关系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的纪念时刻。”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俄关系的评价,也是与会中俄学者的一致判断。
“70年来,中俄两国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目前,两国关系和睦友好、战略互信,这既是出于客观需要,也得益于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可以说,现在的两国关系正是历史上最好、最亲密的时期。”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俄中关系研究和预测中心主任乌亚纳耶夫·谢尔盖·弗拉基米诺维奇说。
“当前,中俄两国的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交往和传递,正处于一个历史的空前良好时期,这正如我们两国的政治关系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说。
“21世纪,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中俄两国的文学交往日益频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高度,构成两国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说。
互信程度最高大国关系
专家一致认为,70年来,中俄关系风雨兼程,日益成熟、稳定、坚韧,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
目前,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到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16%。2018年,两国贸易额更是创造了历史性的纪录,达到了1080亿美元,并且两国领导人提出了在未来五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每年2000亿美元的目标。此外,中俄在能源、投资、地区合作、人文交流以及总理定期会晤方面建立了5个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如此丰富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2006年和2007年,中俄两国政府互办了‘中国俄罗斯年’和‘俄罗斯中国年’。2011年中俄确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启动,在俄罗斯高校的几十所孔子学院开办,莫斯科的中国文化中心和北京的俄罗斯文化中心创建,两国文学家互访,两国共同组办文学合作项目……”任光宣表示,在人文交流领域,“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等国家级大型活动的开展,切实拉近中俄两国民众距离。
正如乌亚纳耶夫指出的,最近30年来,中俄两国关系稳步发展,两国互相支持,形成了新式合作机制,覆盖了从高峰会晤到经贸到国防安全合作等广大领域。他说:“从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已经有过30多次会晤、见面、通话、互致信函。双方的政治互信转化为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在敏感的国防安全领域展开了合作,无论是联合军演还是军事领导互访以及军事装备合作,这都充分反映出我们两国的互相信任。”
世界稳定的压舱石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尤为重要。正如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所说:“只要中俄站在一起,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稳定。”
这也是专家学者的共识。“7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如今,希望我们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乌亚纳耶夫说。
卢贾宁指出了中俄关系发展的7个方向。他说,中俄要加深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协调,防范某些国家的霸权政治,积极发挥“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作用,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加强文明对话,防范保护主义,发挥G20等多边机制的作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世界局势复杂多变这样一个时期,包括学者、作家在内的人所能进行的民间外交将发挥更大作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教授拉玛诺夫说,“一个强有力、高水平发展的中俄关系是世界稳定的压舱石。我们期待世界上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压舱石。”
“民间外交是什么?就是人民之间的友谊。远亲不如近邻。中俄之间不仅有经贸合作,也有深厚的民间交流基础。”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库里科娃·加林娜·韦尼阿米诺夫娜说,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在过去的70年里,俄中友协一直致力于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从未间断。当前俄中关系水平达到了历史新高度,而俄中友协将继续全力以赴,发展民间外交,为两国关系发展做出贡献。
“在推动中俄交流中,我们每个人走过了不同的路。这些路最终都将汇成一条中俄友谊大道。”卢贾宁说,“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
(本报莫斯科6月2日电)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俄学者畅谈两国关系发展 热络交流汇成中俄友谊大道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