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神探”乌国庆的破案人生:数十年侦办近百起重特大案

2019年07月01日 07:25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出生在少数民族农村 13岁仍不识汉字

1936年12月5日,乌国庆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旗。

在自述中,乌国庆说,他出生在内蒙古农村的一个少数民族家庭,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他已经13岁,却连汉字都不认识一个。

“是党组织把我送到承德卫校学习,后来又送我到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深造,一步步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司法鉴定科学的研究生。从此,奠定了我从事刑侦工作的业务基础。”这是2011年,乌国庆荣获第四届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终身成就奖后,在一次全国公安机关的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乌国庆当时说,几十年来,他一直怀着回馈党恩、回报社会的信念,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守在侦查破案的岗位上,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起案件、每一个证据。数十年来,他参与了近百起重特大案件的侦办工作,没有一起案件因为他的过失导致事实认定错误和定性错误。

破案不靠“第六感” 靠仔细勘查现场

破获那么多大案、要案,很多人猜测乌国庆有特殊的“第六感”。乌国庆说,破案并没有什么捷径,他在每起案件中研究犯罪特点,总结犯罪规律,才有了所谓的“第六感”。

现任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东盟处处长的仵建民1998年大学毕业来到公安部工作。那时候,乌国庆其实已经退休返聘,和仵建民差不多大的人,都尊敬地称乌国庆为“乌老”。

仵建民经常跟随乌老出现场。他现在仍清楚地记得,虽然当时乌老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每次都去现场,还会亲自去筛筛子寻找证据。

“那时候技术侦查手段不太多,要想破案,必须要从现场一点一滴发现构建起来,因为爆炸的装置碎屑都在废墟里,筛筛子可以发现细小的证据。”仵建民说,“刚开始办案的时候,我都怀疑,公安部的专家到了当地,难道还会自己上手筛筛子?”

2005年12月,河南鄢陵县一辆停放在路边准备发车的长途客车发生爆炸,11人死亡。事件发生在市中心,影响很大。并且初步勘验后,一些专家倾向认定为意外事故。乌国庆被公安部指派为刑侦专家参与案件侦破,他组织民警将现场所有残留物都收集起来,用水洗、用筛子筛,仔细辨认了每一个细小物品,经过三天三夜的工作,终于发现一个细小的石英钟零件,并据此找到一批物证,查明了犯罪嫌疑人。

热爱破案 返聘工资几百块钱

乌国庆1997年3月退休,随后就被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返聘,每当有大要案件的时候,都会参与侦破。

“我印象中,那时候返聘的这个费用很低的,只有几百块钱,我现在说出来,可能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仵建民说,乌老肯回来工作,不在意工资,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仵建民回忆,他刚参加工作时,甚至没有觉得乌老已经退休,因为乌老对自己的要求就不像退休人员,“每天早上比我们还早到办公室,坚持研究每一起案件”。

乌国庆还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案例做成课件,共享给全国的刑警。

“乌老PPT都是自己做的,有的年轻人可能都没有他做得好。因为后来眼睛看不清了,把字打得特别特别大。他去现场一定会收集很多照片,都是他自己拍的。不去部里上班以后,他还坚持在家整理以前的一些案件。因为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案件,讲起来很生动,很有说服力。”公安部刑侦局刑侦基础工作处调研员程伟说。

“有些人到人间来,是带着使命来的。乌老就是带着侦查破案的使命,打击犯罪的使命,为民众来伸张正义的使命。”仵建民动情地说。

近40℃高温排查爆炸坑 中暑后还要接着干

程伟也跟乌国庆去过很多现场。

“有些现场很艰苦,我们年轻人体力可能还跟得上,对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讲,是很大考验。关键是,乌老每次去现场肯定要亲自去看。”程伟说。

2007年7月,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发生爆炸事件,造成多人伤亡。“现场有一个一米多深的大坑。乌老完全可以站在旁边指挥技术员进行勘查,但是他不放心,一定要在坑里。7月的东北山区,很潮湿,高温将近40℃。虽然拿着水不停地往脸上滴灌,但乌老还是中暑了。大家赶紧把他抬到车上,他好一点后,还要下去接着干。”程伟说。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神探”乌国庆的破案人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