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话说、画说北京城里的“人五人六”
“这里面的京味儿语言不是说完全北京的土话,是经过提炼的。我认为,这是文学中纯粹的京味儿语言。”著名作家刘一达近日推出新作《人五人六》,作为一位人们印象中典型的京味儿作家,他这样形容“文学中的京味儿语言”。

刘一达,北京读书形象大使,京味儿作家的代表人物。从1978年文章见报,至今已经创作出版诗歌、散文随笔、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长篇小说、影视和话剧剧本80多部,达1800多万字,作品已形成典型的京味儿语言风格,深受读者喜爱。其京味儿小说语言已被列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首批百年百部北京主题作品推荐书目里,有刘一达的3部作品。
继老舍为开创者的第一代,到邓友梅、陈建功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之后,刘一达逐渐跻身为第三代京味文学代表人物,成为这一文学阵营的中坚力量。
刘一达新作《人五人六》近日出版,该书收录三十四篇散文,勾勒出老北京的市井细民、胡同里的凡俗小事。这些打头碰脸的街坊邻居,有拾金不昧的、有地道仗义的、有江湖侠义的;也有失了初心的、虚荣逞能的。他们有情有趣,展现了北京人的做派和德行。那些被大历史牵动一生而仍然冲淡怨怼、笑对夕阳的老人,如今多以作古。

刘一达回忆起他们,用情至深,浓烈真切。埋藏着新旧交替时代变迁下的感悟与反思,也为读者留下珍贵的历史存照。著名画家马海方贴合内容作画。《人五人六》由此完成了对北京城里的众多人物的“话说”和“画说”。
在日前进行的《人五人六》新书分享会上,刘一达谈及文学中的“京味儿语言”,他表示,“老舍先生说北京话是活的,它活在哪儿?就是它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很多老北京话用到现在就已经不用了。”
在《人五人六》中,一些老北京话得到了记录和保存,“京味儿语言不是说完全北京的土话,是经过提炼的。我认为,这是文学中纯粹的京味儿语言。”刘一达说。
著名演播艺术家艾宝良坦言非常喜欢刘一达的小说,“好多人把语言当成语文,把语文当成语言,其实语言不是语文。语文是看的,语言是听的,作家写的书是给人看的,所以它是语文。但是,又是语言又是语文的非刘一达莫数,也就是说他的东西你又能看又能听。”
“刘一达的文字有味道,什么味道?北京讲吃的、喝的形容为北京味儿,豆汁儿浇圈麻豆腐,这个味儿,一句话叫地道。”谈及配图的艺术,马海方认为看一遍小说是不够的,看一遍只有个大概印象,必须看两三遍才能画。“大家看我给他配的图的时候,可能和看书还有距离,因为文字写人和用画笔画人,这个塑造形象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读这个小说的时候要注意人物的性格刻画。”
迄今为止,刘一达共写就了1800万字的作品,写了这么多书后,他的感受是越短越难写。“民间文学就是纯讲故事,娓娓道来讲故事,但是文学不是这样,文学有深刻的内涵。”
刘一达认为,“能咂摸出滋味儿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对于《人五人六》而言,其中在人生苦涩中的宽容与乐观或许正是京味儿文学的滋味儿。(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味儿 人五人六 京味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