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我的扶贫饭 就是华州一碗面”
央视网消息:卷着裤腿,扛着铁锹,一百多名身穿“绿军装”的战士正和老乡们一起在地里栽种莲藕。官兵们吃苦耐劳、纪律严明的作风,又一次让村民们受到感染。
这里是陕西省渭南华州区高塘镇柿村,也是政委高海科的定点扶贫村。他和战士们自己带着干粮,自己带着水,干完活以后就回部队。高海科说:“我的想法是不脱贫不吃饭。即使脱贫在这吃饭,我们也得付费,这是我们军队的铁律。我的扶贫饭,就是华州一碗面……”
现任郑州联勤保障中心驻陕某部政委的高海科,在2016年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到柿村参与扶贫工作。位于渭华起义纪念碑旁的柿村,是远近闻名的烈士村,多年来因饱受黄土塬地貌、耕地资源少等因素限制,生活水平很低。如何帮助这里的乡亲们脱贫致富?高海科着实费了不少脑筋。

与贫困户共同查看猕猴桃长势(来源:中国军网)
到田间地头对接工作
到田间地头对接工作,是高海科每次来到柿村做的第一件事。
只要来到扶贫村,来到老乡身边,高海科总是活力满满。他拉起话来老乡们爱听,因为自幼生长在农村,高海科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淳朴。
但是扶贫之初,高海科的满腔热情却并没有得到乡亲们的理解。
“咱哪敢想什么脱贫致富啊,就想着怎么把光景维持下去,啥产业扶贫咱都不懂!咋个参与嘛!”郭铁栓曾经是柿村出名的困难户,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力,他一边要照顾疾病缠身的父母和妻子,一边要供儿子读高中,生活极为艰难。
“扶贫先扶智,富口袋先要富脑袋!”高海科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搞调研摸情况,提出用“产业扶贫”。他请专家来村里,为郭铁栓等贫困户讲解猕猴桃和莲菜种植、生猪饲养及水产养殖技术;组织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赴河南省兰考县等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理解扶贫政策,抓住脱贫机遇。一个个精准扶贫项目先后出台,有序推进。
让扶贫扶出部队特色
“要发挥部队的党建优势,让扶贫扶出部队特色!”结合柿村的红色资源优势,高海科提出党建扶贫新思路。
他亲自给大家上党课,帮助支部抓队伍,倡导起“克难争先、科技领先、尽责在先”的精神,激励党员脱贫攻坚当先锋。
高海科每月都会安排部队医院的医生来村里义诊。2019年春节前一次义诊,73岁的王有姐被查出患有肾部囊肿,好在及时动了手术,病情得到控制。“高政委啊,要不是你们,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得了病,你们救了我的命啊。”王有姐泪眼婆娑,连连感谢。
3年来,柿村科学制定精准扶贫计划,有序推进产业扶贫落实,建设的500kw光伏发电站如期并入国家电网;建设的160亩清水莲菜生态园喜获丰收;种植的60亩扶贫柿子林长势良好,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8200元增长到现在的1.2万余元,军队扶贫效益初显。

为贫困户讲解政策(来源:中国军网)
想把日子都过好的人越来越多
郭铁栓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还自觉担任了军地脱贫攻坚工作的义务宣传员。“我在高政委等人的帮助下入了党,孩子也到城里读了高中,父母和妻子随时都能到村卫生院里享受省城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原来的贫困户不是等就是靠,甚至有的伸手要,许多村民又担心新产业影响了小麦、玉米与花椒等传统作物,有时候派人免费帮他们种上树苗,第二年就被偷偷挖掉扔了。现在有了部队的帮扶,我们村上想把日子都过好的人越来越多了。”柿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这样说。
(资料来源:陕西省扶贫办 军旅人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