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习近平一再宣示开放 展现中国态度与逻辑

(近观中国)习近平一再宣示开放 展现中国态度与逻辑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题:习近平一再宣示开放 展现中国态度与逻辑
作者 钟三屏
G20大阪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释强烈开放信号后的两周来,国际媒体掀起了报道中国开放的小热潮,映照出中国的最新开放“作为”——发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调快”金融开放时间表,布局自贸区扩大开放……
如果把镜头拉长,依次掠过G20大阪峰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乃至更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可以发现,习近平在这些场合都就“开放”进行反复阐释。其主旨只有一个,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为何一再宣示开放?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将怎样推动?又有何预期?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背后,蕴含着中国新一轮开放的逻辑。

为什么?以“更开放”因应变局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论断。置身天涯比邻的“地球村”,中国亦需在世界变局中探寻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未来。
有分析认为,在国内,中国经济正处于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既有稳中向好的大势,也有爬坡过坎的压力;于国际,全球化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合作亟需破解信任赤字。这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下中国经济领域的两种具体投射,而“更开放”正是中国应对变局的一把钥匙。
习近平表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间接回应了中国经济如何爬坡过坎;习近平一再明晰中国在世界坐标中的定位——“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凸显了中国愿通过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的态度。
外界注意到,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之下,中国扩大开放不停步,主动开放的逻辑更加清晰。
G20大阪峰会上,习近平不仅以一句“中国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展露底气,亦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明示,中国开放“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
中国最近发布的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条目进一步压缩,并允许外资在更多领域控股或独资。有外媒评论称,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北京依然坚持着重要经济领域向外国资本开放的方向。
这些开放举措正如此前中国外交部所说:中国开放不是做给外国人看的,有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表;中国扩大开放不受外界干扰,外界也干扰不了。

怎么样?以“更开放”务实解局
扩大进口、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经贸谈判、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这或并列或有重叠的七大方面,在外界看来构成了中国新一轮开放政策的基本架构,而海南自贸区(港)、上海进博会则成为醒目的抓手。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来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分析认为,中国过去40年的开放成就,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红利,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升级、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开放的着力点转到制度型开放上来。
一方面,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要延续、要优化。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利用进博会、跨境电商实现“买全球”,“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既提振中国新消费,又利好各国出口商。
另一方面,制度型开放要创新、要突破。包括出台外商投资法,积极支持和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共同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一带一路”建设引入国际规则标准,探索自贸区制度创新等,以此扩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空间,既纾解外资入华疑虑,又倒逼中国各个领域改革深化。

有何预期?以“更开放”重塑新局
在一个科学决策中,执行环节很重要,预期设置也很重要。观察认为,习近平不仅以理性的姿态回应了外界的预期,也以理性的姿态表达了中国的预期。
外资关心的市场准入方面,习近平在G20大阪峰会上回应,进一步扩大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新设一批自贸试验区;外商权益保护方面,重申中国将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国际舆论认为,这有助于把全世界与中国这个最大的消费市场紧密连接起来。
开放是双向的。对于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遭遇不公,习近平也表达了关切,“各国都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营商环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总是粉饰自己、指责他人”;对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习近平强调,“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他表示,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同时“希望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样具体的细节连缀起来,人们能勾画出外界的诉求集合、中国的诉求集合。习近平认为,各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利益差异和观点分歧很正常”,“关键是要弘扬伙伴精神”,做到“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管控分歧、扩大共识”。
观察家认为,这个共识,说到底就是关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共识。
从国际舆论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积极反应,从“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从与中国企业5G合作的外企名单不断加长,有理由期待,疆域局限和人为藩篱可以被超越,“世界是平的”会重新到来。(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 开放 习近平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