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自来水通到家 柏油路修到村

2019年07月22日 15:09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如今,在方志敏烈士的家乡江西,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

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346万人,降低到5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9.21%,降至1.38%。先后有18个贫困县(市)脱贫退出。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053元,提升到9602元。    

实施安居扶贫 阻断因病返贫

安远县双芫乡合头村地处几县交界,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长期困扰这里的村民。全村仅有500余亩耕地,大部分是肥力差、难耕作的梯田,青黄不接时,村民去外村亲戚家借粮是常事。

2015年冬,合头村“双喜临门”:自来水通到村民家;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好日子终于盼来了!”贫困户徐明飞激动地抹泪。

江西省提出,安居扶贫“一户不漏”,全省完成26.0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13.5万人,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97%的搬迁任务。

健康扶贫,减少百姓因病致贫;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江西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条件。提升贫困人口综合兜底保障水平,确保贫困群众住院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将大病救治病种从25种增加到30种。2019年起,江西省进一步推进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选准一个产业 带动一方致富

一家人,两条腿。在信丰县大桥镇竹村村,袁长明夫妇的励志故事家喻户晓。跟着袁长明的摩托车,我们来到了他家的8亩脐橙果园。用拐杖代替左腿的袁长明在山间行走自如,肩挑手提,不在话下;锄草施肥,驾轻就熟。

10多年前,袁长明因意外事故失去左腿。后来,他与患小儿麻痹症的刘招娣结婚。2014年以前,两人的年收入一度不足3000元。2014年,在村里的指导下,袁长明流转山地,种植了8亩脐橙。“政府帮我办了5万元贴息贷款,还补贴1万元作为周转。”2018年,袁长明一家收入达5万多元。

被誉为“中国脐橙之乡”的信丰县,脐橙种植历史已有40多年。为了让贫困户从脐橙种植中尝到甜头,信丰县下足了功夫。

起步阶段,政府做好“天使投资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整地费、农药款,免费供应优质柑橘苗木、提供财政惠农信贷;经营阶段,政府做好“田保姆”。对从事脐橙产业的贫困户实行技术包干指导制度,整合乡(镇)果茶员、果业技术联络员与直接参与脐橙产业的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确保一个月两次以上上门服务,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

目前,信丰县全县共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参与脐橙产业发展,其中205户贫困户自主开发果园2108.08亩,加工企业、种果大户、定点苗圃等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就业130户。

江西省推进“选准一项主导产业、打造一个龙头、设立一笔扶持资金、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产业发展“五个一”模式,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2018年,全省实施扶贫特色产业项目9740个,覆盖贫困人口113.28万人。2018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0亿元,惠及14.7万户。全省贫困村普遍兴办了村集体经济,组建了专业合作社。

南丰县把蜜橘及加工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定期资助贫困户农药、化肥,贫困户家的蜜橘产量比往年大幅增长,品质也明显提升。

【编辑点评:水通路通产业兴。】

关键词:自来水通到家 柏油路修到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