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经济转型催生中国与世界新互动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题:经济转型催生中国与世界新互动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从2007年的约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认为中国外部头寸已基本符合中期经济基本面,经济增长从出口拉动转向内需驱动,经济的外部再平衡取得进展。
几乎同时,另一份来自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7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综合依存度指数逐步从0.4增长到1.2。报告认为,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
简而言之,第一份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出口依赖度大幅降低,内生增长动力显著增强;第二个报告在说,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功率”不断增大,系统重要性不断提升。从两份报告可以看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持续释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正被重塑。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带来的盈余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中国国内需求带来的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投资持续增加,这种发展模式的升级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红利效应,推动中国与世界形成互为促进、平衡发展的格局。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供给与需求方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结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在加速推进,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消费需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良性互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拉动效应,中国以其庞大的经济体量保持了年均6%以上的稳定增长。
最近两年,即便面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和贸易战压力,中国依然没有放缓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一方面通过减税降费、鼓励创新等改革措施激发社会活力和消费潜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另一方面继续降低关税、增加进口、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中国的市场红利,谋求与世界互利共赢。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通过合作挖掘新的增长动力,催生新的可持续的有效需求显得急迫而紧要。
正是基于增量思维的逻辑和对开放共赢价值的坚守,中国在推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前头。例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从而助力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金融危机发生10年之后,世界经济如今正面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的严峻挑战,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此时,中国选择顺应各国走向开放和融合的历史大势,坚定积极地推进改革开放,无疑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稳定力量。然而,推动世界经济大船平稳前行,需要各国着眼长远,构筑开放合作的全球共识,朝着世界持久和平繁荣的方向共同努力。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国 经济 世界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