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2年扩至16区 路口秩序提升

2019年07月24日 07:15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变化1

机动车礼让行人逐渐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近日,记者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的多个路口实地探访发现,在一些人流、车流明显交织的路口,大多数机动车能主动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

在2017年“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始之初,记者曾先后多次前往文明示范路口之一的官园路口进行探访。在等红灯期间,不少行人、非机动车会聚集在路口拐角处,堵塞了机动车的正常右转通道。红灯还未结束,“抢行大军”就在车流中穿行通过路口,险象环生,机动车紧促的鸣笛声不绝于耳。

7月1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官园路口进行实地探访,在半小时内,超过半数的机动车在转入路口前都能自觉停车静待人群通行后,再右转行驶。

同样是市级“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东四路口的情况也好转了许多,较多右转机动车都能耐心等待行人通过后再行驶;而在西单、平安里和张自忠等路口,经过协管员和文明引导员的共同引导,机动车从西向南右转时,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尤为突出。

作为“礼让斑马线”活动的重要参与群体,北京的“的哥的姐”、公交司机也见证着道路交通秩序的变化。“行人一窝蜂似的闯红灯过马路现在已经很少了,随之而来,司机们的‘路怒症’也少了很多,能耐心等候行人优先通行,机动车礼让行人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今年56岁的刘鸿是一名驾龄20年的老“的哥”,他觉得,交通文明的成果不仅仅是哪一方在付出,而源自于互相理解,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的“各行其道”。

被网友们称为“最快乐的公交司机”——41路公交车司机孟大鹏自从2010开公交车起,就喜欢写工作日志,“每天行车时遇到的一些典型实例、有价值的见闻我都会录入进来。”而在这份工作日志上,同样也记录下了北京交通文明秩序的变化:人车冲突的“闹心事”越来越少。“不仅是更多的机动车能自觉做到礼让行人,越来越多的行人也有了守序出行、为机动车提供便利的意识。”孟大鹏说。

变化2

交警上路严查电动车违法 路口秩序明显提升

在崇文门路口,由北京市交管局前门大队自制的“行人安全岛”每天都在有序运转。其实,所谓的安全岛就是用伸缩护栏在临近路口的地铁出口处设置的临时等候区。记者看到,协管员会推拉伸缩护栏来控制行人和非机动车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这样行人出站后,无需退回路口的斑马线起点,只需在安全岛内等候变灯即可,减少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行为。

而在张自忠路口,每天都有辅警和交通协管员执勤,只要有电动车越线等待,都会被要求退回安全区域,在早晚高峰时段也会有文明引导员轮番守护,引导市民出行。

记者注意到,除了像崇文门、张自忠路口这样通过有序引导改善交通秩序的方式外,改善路口的交通秩序同样也离不开严格执法。

据北京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5月以来,北京交警在全市151处主要路口设置常态化管控岗位,结合每日早、中、晚高峰及夜间五个违法高发时段特点,全面加强路面违法整治力度,严查电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北京交警处罚逆行、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各类电动自行车违法共计23.9万起,扣留违法车辆377辆。

变化3

加入智慧手段治理斑马线上不文明现象

除了传统的管理和劝导手段以外,如今,北京市有关部门也在路口增设了一批智能设备,通过多种手段共同治理“斑马线上的不文明现象”。

7月16日8点45分,朝阳区CBD,距离不少企业9点的“打卡时间”已经十分临近,不少行人手里拎着刚买的早餐急匆匆地奔向单位。

在景华街与金桐东路交叉路口,一套“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警示系统”此时也正在工作,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闯红灯者的现场照片,不少在红灯前跃跃欲试的行人看到“曝光屏”后便自觉退回了停止线后。记者发现,海淀区的新中关购物中心附近、通州区的九棵树东路和梨园北街十字路口也都布设了与之相类似的系统,对闯红灯行为进行曝光,路口的交通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

除此以外,金桐东路的一处小路口还设置了具备警示功能的“智能斑马线”。这套智能设备由智慧道钉、智能警示柱和智能安全线组成。其中,斑马线前分别有两个约1米高的智能警示柱,与行人脚下的智能安全线一样,其颜色可以随红绿灯而变化。

一旦行人越线等待,它便会立即发出提示音:“正在倒计时请不要抢行”“现在红灯请在安全线内等待”。一些低着头玩手机的行人由于过于“专注”,往往会忽视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经过提醒后也都能自觉退回线内。

而在斑马线每条线的两端,设有智慧道钉,有黄闪、与红绿灯联动两种亮灯模式,提醒行人和机动车注意安全。在斑马线中间,位于道路中线处的地面上则施划了醒目的黄色安全岛,来不及通过路口的行人可在安全岛内等候下一次绿灯。

从去年4月中旬开始,北京市交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启用20套“声呐电子眼”违法鸣笛抓拍设备,正式对违法鸣笛车辆进行抓拍并处以100元罚款处罚。如今,随着“声呐电子眼”数量的不断增多,机动车的礼让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多位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以往不少驾驶员通过路口时只要看到车前有人第一反应不是降速停车等待,而是急切地按两下喇叭。如今,不只是安装了“声呐电子眼”的路口,在其他路口也很难听到嘈杂的鸣笛声。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北京礼让斑马线示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