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地方版促消费新政加速出台 农村消费和服务消费成重点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农村消费和服务消费成重点
专家称,我国消费增量空间开启,下半年诸多利好可期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迎来重磅政策加码,地方版促消费新政也在抓紧出台。《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河南、山西、江西、吉林、黑龙江、海南等多地都在围绕落实促消费进行工作部署,其中,农村消费和服务消费成为政策发力重点。专家表示,随着政策落地,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量空间有望加速打开,预期下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60%左右的高位。
地方加快部署释放消费红利
近期消费领域利好不断。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具体部署,确定适应群众需要促进商品消费和文化旅游的措施,更大释放最终需求潜力。
与此同时,地方也在加快部署相关政策,挖掘消费市场红利。从各地的政策部署来看,农村消费和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重点领域。
例如,在河南近日发布的促消费方案中,提出了五个方面22项新举措,强调以稳城镇消费来稳住区域消费的“面”,以农村消费升级疏通城乡消费联动增长的“链条”。方案提出,鼓励与电商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形成产销密切衔接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条等。
山西发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2年)》也强调,通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具体措施增加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并通过统筹城乡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延伸覆盖,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促消费政策的部署中,各地对拓展服务消费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福建明确,接下来要着力在扩大消费上出实招,加快培育服务性消费新热点,创新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江西也将服务业发展列入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强调抢抓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发展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增加托幼、养老、健康等优质服务产品供给,为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另外,江西还在近日出台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三年为期,力争到2021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达9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万亿元。吉林、黑龙江、海南等地也在下半年工作部署中提出,将根据资源优势,加快部署旅游市场的发展。
分析认为,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部署和落实,农村消费和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新的消费亮点,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开启新的增量空间。
增量空间有望加速打开
对于未来我国消费增量空间的潜力,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处处长、研究员陈丽芬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约5.8万亿美元,与美国相似口径的零售及食品消费总额相差约3000亿美元,若中国消费市场保持8%的年增速,将在两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
陈丽芬同时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不算低。未来增量空间不可忽视服务消费和农村消费的增长。
“从农村市场来看,2013年,农村消费规模增速开始快于城镇,此后一直保持这种逆转态势。”陈丽芬表示,2018年农村消费增速比城市高1.3个百分点。消费规模增速出现了从一二线到三四线再到农村的阶梯式上升,消费市场下沉明显。农村是不可忽视的消费增量蓝海,尤其是电子商务向农村渗透,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迅速。
事实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还在进一步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购买能力方面,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在购买意愿方面,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4%,两者相差2.3个百分点。
另外,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的服务消费也在加速培育新的增长点。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主任关利欣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与发达国家服务消费占比60%左右相比,2019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比重为49.4%,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不断显现,内需驱动力不断增强,预期下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60%左右的高位。”关利欣说。
深挖潜力更多利好可期
“在聚焦消费市场稳增长的同时,中央还在强调‘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关利欣认为,未来,消费增长将进一步向深处挖潜。伴随新型商业模式和流通技术在更大范围创新应用,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
关利欣建议,消费潜力的挖掘要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流通与消费的协同关系,通过流通领域改革创新,更好地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记者了解到,在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部署。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近日的“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专题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将推进流通方式创新,优化升级一批千亿级的商品交易市场,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培育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数字商务企业和若干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企业,引导市场主体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流通效率。
除了流通体系的建设,我国还在加强收入分配、保障、就业、消费信贷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是从影响消费的因素出发,而非就消费考虑消费,有助于我国形成促消费的长效机制。”陈丽芬建议,要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和城市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可考虑当年一次性减免的“特别减税”政策。另外,可以考虑鼓励定位清晰、规模较大、规范化经营的零售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的消费信贷业务,结合互联网金融,推动消费信贷的普及。
“随着政策的加码和发酵,消费将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构筑起强有力的消费型经济体系。”陈丽芬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促消费新政 农村消费 服务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