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延安贫困发生率降至0.66% 整体告别绝对贫困
山山峁峁长满了380万亩苹果树,沟沟岔岔建起5万多座设施大棚,村村落落养殖了14万多箱中蜂……延安广袤的沟梁间,早已换了模样。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延安带来巨大的变化,但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延安贫困面依然较大,经济欠发达:2014年底,全市仍有693个贫困村、7.62万户、20.5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3.2%。
“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15年2月,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为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精准方略,狠下绣花功夫,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说。延安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全面推进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搬迁、医疗健康等“八个一批”工程,打响脱贫攻坚战。
1784名第一书记、1546个驻村工作队、3.74万名干部,以“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的要求,进村入户开展帮扶。
苹果、棚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在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间拔节生长,4.68万户、14.45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全覆盖。从2017年起,延安重点推进苹果分级分选、冷藏冷链、精深加工、品牌包装和营销推介,建成智能选果线56条,冷库贮藏能力突破100万吨,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7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63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建成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101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723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8693人次,自主创业4881人……
截至2018年底,延安贫困人口降至5526户10034人,6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9.5万人实现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66%。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
“过去4口人住破窑洞,现在住进了搬迁房,子女在家门口打工。再也不过苦日子,心窝窝都是甜的。”宝塔区万花乡梁家沟村贫困户赵春平的话,道出延安220多万老区人民的心声。
【编辑点评: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搬迁、医疗健康……八项民生工程,让革命老区延安告别贫穷。】
关键词:延安贫困发生率降至0.66% 整体告别绝对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