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家学者谈将外部挑战变为发展机遇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题:专家学者谈将外部挑战变为发展机遇
新华社记者 王希 申铖 许晟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复杂局面,中国应该怎样妥善应对?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14日举行的“重塑国际经济金融新格局”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表示,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因一时、一事打乱节奏,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将挑战变为发展机遇。
“应对挑战,关键的关键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具体来看,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推进减税降费,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近年来随着中国不断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市场双向投资活动更加频繁,吸收权益类、债券类投资不断增长,对外股权投资、债券投资规模不断攀升。
他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总体上处于均衡状态,建议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管涛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坚守不竞争性贬值的承诺,比其他主要经济体做得都要多。
他引用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据说,从2009年初到今年6月份,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17.1%、10.7%、-12.2%、-26.8%和1.7%,说明考虑通胀因素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远高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正在深刻变化,我们要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关键还是完善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办好自己的事,就是要针对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将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和具体部署落到实处。
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系统分析研究室主任娄峰看来,过去一年多的实践已经证明,升级经贸摩擦不能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阻碍不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
他建议,一方面在经济结构、运行机制、科技研发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刻的改变,加强自主创新,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包括企业、科研机构科技研发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不断通过改革破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创造更加包容、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
娄峰表示,我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发展 挑战 中国 专家学者 机遇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