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这份事迹“空白”的立功证书,他“骗”了家人几十年...
盛夏时节,记者跟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吉林省四平市,看望参加过“两弹结合”试验“阵地七勇士”之一的79岁老兵刘启泉。
听说基地来人了,刘启泉特别激动,不顾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特意下楼来迎。虽然身上还挂着引流管,术后的刀口不时隐隐作痛,但刘启泉兴致很高,句句不离以前在部队的经历:“尝尝这个哈密瓜,不过没有咱那儿的甜。”四五十年前,他和战友在戈壁滩种的哈密瓜,有他这辈子品尝过的最香甜的味道。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次试验的成功震惊了西方大国,国际舆论却开始嘲讽我国“有弹无枪”,甚至有人想当然地预言:5年内中国不会拥有运载核武器的工具。然而,仅仅两年后,1966年10月27日,中国导弹核弹结合试验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但是那些参与试验的英雄的名字,一直由于“保密”的原因无法公开。直到40年后,世人才知道,在距离发射工位只有160米的地下控制室内,有7名官兵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指挥操作,如果试验出现问题,他们将牺牲在这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地下室内。刘启泉就是当时的“阵地七勇士”之一。当年他刚从哈尔滨军工学院毕业,就作为加注技师参与了“两弹结合”试验,荣立二等功。
△刘启泉的立功证书。
可这是一份只能默默藏在心底的荣誉。由于核试验“上不可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的保密要求,在试验后几十年时间里,刘启泉没有向外透露一个字。老伴高玲芝边拿出刘启泉的二等功证书边感慨地说:“没想到他一声不响地‘骗’了我这么多年。”打开刘启泉泛黄的立功受奖证书,记者看到,两页的“主要事迹”栏内一片空白。“我爸问过我,干啥给你二等功啊,你当的啥兵?我说就工作突出呗,就站岗放哨。”刘启泉回忆。老父亲对此表示过质疑,大学生竟然去站岗放哨?父亲那时不知道,刘启泉不是普通的大学生,他在军校时学的是导弹相关专业,而这一点家里也无人知晓。直到2007年,“解密”后的第二年,老战友才好不容易联系上刘启泉,告诉了他“解密”的消息。此后,已经退休的刘启泉有了新的爱好——通过博客记录自己在戈壁滩的军旅生涯,记录自己的光荣岁月。“我以前都是用电脑写,现在更方便了,想写的时候就用手机写。”刘启泉带记者走进卧室,指着面前的台式电脑介绍。让记者惊讶的是,这台电脑平时就是他和老伴使用,已经79岁的刘启泉每天学习,用起电子设备来不输年轻人。“我以前的经历都写在里面了,你可以看看,图片也都在里面。”刘启泉掏出手机登录自己的博客账号。记者看到,刘启泉的博客头像就是自己的军装照,博客从2007年3月开始更新至今,详细记载着那段让他难忘的戈壁滩往事。
△当年的地下控制室入口(左上)和内部场景(左下);右图(左起)分别为刘启泉、佟连捷和徐虹。(解放军报)
“我以为这事不能公开呢,以为这辈子这事就烂到肚子里了。”在整个聊天过程中,刘启泉这样的话重复了许多遍。他告诉记者,从入学开始,他们就接受了严格的保密教育,所以对于自己参与“两弹结合”试验的经历,早就做好了一辈子守口如瓶的准备。随行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馆长侯冀主动提起,想收藏一些刘启泉从军的纪念品。经过一番翻箱倒柜,他找到了当时的军大衣和一副领章、一个针线包。刘启泉痛快地决定,把它们都捐献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可惜以前好多老物件都因为搬家次数太多找不到了。”刘启泉遗憾地说。当记者提起刘启泉的耳聋问题时,高玲芝说,刘启泉最近这些年听力一直不好,去年因为中耳炎在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是“陈旧性穿孔”,还问他以前受过什么伤。“我当时就逗他,是不是以前搞试验时伤的?他说‘别胡说,没有的事’。”高玲芝想到,刘启泉转业回到地方后一直在工厂做技术设计工作,没有理由受伤,最可能的就是在戈壁滩风吹日晒的那几年。即使现在已经解密,刘启泉也不承认,在戈壁滩的那几年给他带来了任何伤害。他记住的,是那里有最香甜的哈密瓜,最难忘的岁月。他的立功证书永远空白没有关系,那些最光荣的时刻已被他牢记在心底。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刘启 启泉 证书 试验 ,刘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