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处暑都有啥习俗? 举办“开渔节” 出游迎秋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炎热天气即将彻底过去,天气会越来越凉爽。由于与中元节时间接近,这个节气前后的民俗,多跟祭祖或迎秋有关。
秋天天气干燥,民间认为,此时适合吃百合、银耳等食物来滋阴润肺。而秋意渐浓之际,也是出游赏景的好时候。
处暑: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也意味着时间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关于这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所以,处暑就表示一年中炎热的时候即将过去,暑气将在其到来后结束。
此时,如果夜晚观北斗七星,会发现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西南方向。不过,尽管处暑前后,早晚气温降低,已有比较浓的秋意,但白天仍然难免偶尔出现较高温度,比如人们常说的“秋老虎”。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每逢一场雨水降临,气温多半会有所降低;另外,随着季节流转,北半球受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处暑都有啥习俗?
由于时间跟中元节比较接近,处暑的民俗大多跟祭祖和迎秋有关,也融入了一些庆赞中元节的活动。此外,还有“放河灯”的习俗。
处暑是渔业收获的好时候。民俗专家王娟介绍,沿海地区会在处暑时节举办“开渔节”,此时鱼虾贝类生长得比较成熟了,适合捕捞。
“所以,处暑期间举行的开渔节一般都十分隆重,是一种很盛大的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王娟表示。

天气变得凉爽后,人们也愿意出行观赏美景,因此民间流传着“出游迎秋”的习俗。
作为时序标志的处暑
对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民俗专家萧放认为,节气是自然天时,它标志着自然时序的流转;它也是农时,指导着农事活动。
从这个角度说,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秋季正悄悄到来,要注意预防“秋燥”,此时,人体进入一个生理调整阶段,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出现“秋乏”的情况。
所以,人们应注意保证充分睡眠,及时调整饮食,少吃西瓜等良性食物,多吃银耳、百合等食物,少食多餐,防止燥邪损伤。
单就饮食来讲,处暑前后并没有讲求一定要吃什么食品。但王娟说,人们会在这个时节多吃一些肉食。
“民间认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到了秋天就可以开始进补,多吃一些荤食,来补充能量。”王娟表示。(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处暑 习俗 迎秋 举办 开渔节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