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预防出生缺陷日关注:如何避免这些认识误区?
而今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则明确提出了未来的目标。
这其中包括: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
此外,文件中还提到,要让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
防治形势严峻 认识误区仍然存在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中国防治出生缺陷问题仍面临很多挑战。
“中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缺陷患儿绝对数量多、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出生缺陷防治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亟待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中心国际项目合作部副主任韩晖强调。
此外,随着全面两孩政策落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也加入了备孕队列,这也增加了高危因素。
“目前,还没有证据直接证明近几年高龄产妇增加以后,出生缺陷多了多少,但高龄产妇确实是高危因素,比如,高龄产妇就直接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关。”戴耀华告诉记者。
另外,在专家看来,民众对于科学备孕等相关知识的误区也需要进一步纠正。
戴耀华以叶酸补充为例分析称,其最佳的补充时间是孕前3个月,孕后3个月,但是很多女性并没有抓住孕前的3个月时间,而是到了怀孕后才开始补充,效果也会打折扣。
而在北京医院产科主任王少为看来,不少孕妇在孕期也存在营养误区。他强调,单纯通过膳食,并不能完全满足孕期对多元营养的需求。孕妇可以通过科学服用营养补充剂,预防营养缺乏病,避免胎儿出生缺陷。
同时,他强调,为了做到优质备孕,男性也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补充多元营养等等,但这类知识往往也被忽略。
在专家看来,预防出生缺陷,重点工作之一仍然是要大力宣传预防措施,这对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用好预防出生缺陷三道防线
事实上,中国已建立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旨在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旨在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旨在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这也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三道防线。
具体而言,第一道防线是指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体措施包括:积极进行婚检;孕前4至6个月进行孕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生育和大龄生育;孕前3个月接种风疹疫苗;远离毒品、戒烟、戒酒;女性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在孕早期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等等。
第二道防线是指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孕产妇保健,包括做孕早、中期孕妇血生化指标、染色体异常和NTD筛查;妊娠20周左右做超声大畸形筛查等。
第三道防线是指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儿童系统保健,包括对新生儿进行常见的先天缺陷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
“其实,我们已经有很多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但是如何真正把它们用好,筑牢防线,才是关键。”戴耀华说。(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出生 缺陷 中国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