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警惕“摩斯密码”对母语的蚕食
“nss、xswl、pyq、cx、zqsg、糊了、基操勿6、扩列、nbcs……”这些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的“摩斯密码”,实则是00后自成一派的语言体系,并被戏称为00后“黑话”——目的很简单,阻止他人破译,特别是他们的父辈,从而进行“精准社交”。(见10月8日《半月谈》)
早在本世纪初,在国内的一些大众媒体中,一些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的“摩斯密码”就已开始出现。比如,在报道中,大字赫然打出58h全方位跟踪报道,就是不写58小时;把“妹妹”称“美眉”“MM”,把“谢谢”说成“3Q”。网络媒体兴起之后,“不明觉厉”“喜大普奔”“蓝瘦香姑”等,更是风糜一时。所以,上述00后“黑话”,不过是不按常规语言套路出牌的升级版而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世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交方式。不过,在尊重00后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有必要提醒年轻人注意捍卫中华文字的纯洁性。从母语角度讲,如果过度地把汉语文字简化、借代、英化,不仅容易扭曲语言修辞的艺术美,而且会淡化稀释汉语言文化积淀的情感基础。比如“ssfd”“zqsg”,从语言文字本身来说,显然没有“瑟瑟发抖”“真情实感”具有美感。这好比赖以生存的大地若水土流失,难免要丧失其应有的生长万物的功能。
文字有着神奇、神秘、神圣的力量。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社交活动,容易使文化患上“精神分裂症”或“贫血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世界濒临消失的语种版图》报告中说:“一个语种的死亡和消失,等于永远失去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认知和理解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00后的社交“黑话”,自然难以撼动汉语言文字的地位。但从汉语言文字的传承者,以及每一个公民在文化上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的角度讲,如果在进行“精准社交”时,表现出对汉语言文字的压倒性优势,并有意无意地蚕食汉语言文字原本统领的范围,甚至让语言文字沦为数字符号、英文字母以及图像的工具,则必须及时纠偏和遏制。
编辑:李泽杰
关键词:摩斯密码 语言文字 母语 蚕食 汉语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