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学校减负致辅导班抢位:家长真的“疯了”?

2019年11月04日 07:2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资料图:昆明中小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室内写作业。<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任东 摄

资料图:昆明中小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室内写作业。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转变还来自同辈竞争。杨劲松介绍,南京市不同区教育水平不同,民办学校更是从教材开始拉开差距。当公办学校孩子三年级开始学教育部英语教材的时候,民办学校的孩子一年级就在学更难的朗文英语了。

公办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3点半放学的时候,民办学校5点还在上课,每天多学2小时,除去假期,每年多学200小时,6年就是1200小时,孩子间的差距就这样被拉开了。

“要想具有竞争力,至少要和别人处于比较平等的教育情况,只能额外上辅导班。”杨劲松说。“中考、高考,大家考的是一张卷子,考试面前没有同情。”

当前的选拔制度下,他认为考试是唯一能把主动权把握到手上的东西。每年都有各种减负,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学生而言,唯一的规则只有两个字:优秀。足够优秀,以不变应万变。

“幼年的快乐在成年之后会付出代价,而幼年吃点苦,成年以后才会享受更大的快乐。”杨劲松说,“这是守恒的,没有捷径可走。”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天不足7小时的在校时间和1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

“学校只是基础教育,能让孩子吃饱,但是不能吃好。”

为了让孩子“吃好”,杨劲松改变了想法,送孩子去辅导机构“开小灶”,一开就是3个。

资料图:学校门口,家长接孩子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张畅 摄

资料图:学校门口,家长接孩子 中新社发 张畅 摄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孩子 家长 减负 学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