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云南怒江河南取经:一株蘑菇 富了两地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位于“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河南清丰县,位于中原腹地,土地平坦肥沃。直线距离2000公里的两个地方,近两年却跨越山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故事要从一株小小的蘑菇说起。
从上任第一天起,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就为村里的贫困户操碎了心。70多岁的老党员张喜竹因糖尿病导致失明,老伴得了胃癌,老两口生活十分艰难,偏偏儿子又出了车祸,失去劳动能力,全家生计就靠儿媳打工,贫困挥之不去。
清丰县素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2016年,清丰县委决定发挥种蘑菇的传统优势,依靠食用菌产业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赵家村被选为清丰县食用菌脱贫产业试点,政府投资建起了温室大棚并提供贴息贷款,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和投资,村党支部发动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以承包或者劳务形式加入,一条“党建+扶贫+食用菌”的路子逐渐成形。短短两年时间,赵家村绝大多数贫困户依靠食用菌产业脱了贫,干得好的贫困户一年能赚几十万元,成了小康户、富裕户。
再看张喜竹,儿子儿媳承包了5个大棚,种植鸡枞菌一年能赚10多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
一株小小蘑菇,带动清丰上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谁说好事不出门?这好事传了足足2000公里,被西南边陲的一位扶贫队长相中了。
张松是珠海市政协副主席,也是对口扶贫怒江的工作队长。怒江的贫困群众从深山陡坡上搬了出来,可是习惯了梯田耕作、靠天吃饭的他们却找不到新的生计。搬得出,却致不了富,又如何能稳得住?寻找扶贫搬迁之后的新产业,成了张松心头最焦虑的事。
清丰靠蘑菇脱贫引起了他的兴趣。咨询、考察、洽谈、合作,怒江州和清丰县一拍即合。清丰派出主管领导、龙头企业代表、技术员和村支书组成的工作组前往怒江,大棚选址、市场调研、菌种培育、技术传授,全方位的帮扶赢得了当地的信任。
清丰县没有承担对口帮扶责任,然而当地的干部群众却从大局出发,将自己发展蘑菇产业脱贫致富的全套经验、技术、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几千公里之外的怒江州,为当地送去了产业扶贫的希望。
关键词:一株蘑菇 富了两地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