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不敢干咋能脱贫
□本报记者 梁现瑞 侯冲
“有啥好怕的?有那么多人在帮咱们建养羊场!”11月26日20时,群山深处的凉山州美姑县佐戈依达乡布里莫村,被土漆一样的夜色填满。
村民阿于加加土坯房里的火塘边,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位67岁的彝族老妈妈挺直了腰板,话语铿锵,双眼放光。
让记者不解的是,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收入不过3000多元的她,哪来的勇气和胆量去借3万元钱,和村民凑份子养肉牛。
17户人家凑钱入股养肉牛
今年初,驻村帮扶工作队决定在当地发展肉牛产业。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村委会决定转变思路,不再直接给钱,而是以奖代补,根据村民自我投资的额度,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根据前期测算,基础设施加上买小牛,一期资金需要近200万元。入股的话,非贫困户每户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3万元。
得到消息的第二天,阿于加加就从女儿那里借来3万元,用编织袋拎到村委会,塞到第一书记的日坡尔手里。
那之前,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但交钱时,她没有一点犹豫。
阿于加加确实太穷了。布里莫村平均海拔2500多米,耕地坡度大都二三十度,只能种一些土豆、荞麦、玉米,阿于加加一家3口年收入不到1万元,丈夫阿于子西体弱多病,还长期酗酒。
布里莫村202户975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0户382人。
“有没有人拿得出钱?”一开始,包括的日坡尔在内的县乡村干部心里都打鼓。经过宣传动员,两三天时间,先后有10户非贫困户和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交了钱。
59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阿于石正是其一。3万元是儿子阿于为石打工赚来的。这笔钱原计划修房子,但由于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全家4口人住进新家,总共花了不到1万元。“省下来的钱留在手里,还不如投到养牛场有个奔头。”对这个决定,儿子也支持。
对于投资,阿于石正和阿于加加的想法很简单:投了资,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不投,就绝无翻身的可能。
凑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阿于石则、阿于先体、曲比石日、阿于石天、阿于达石,他们交的钱中,有找人借的,有自己存的,还有贷款来的。
火塘边上,阿于石正抓起一根小树枝,挑起地上一根枯草,比画着给记者解释背后的逻辑:“你看,不用树枝,这个草就永远拿不起来,我去挑它,就有可能起来。”
“亏了的话,我就去多养点猪啊鸡啊,慢慢还。”这是阿于加加的想法,也是很多入股贫困户的心里话。
首批肉牛预计明年11月出栏
17户人家凑到的钱到账后,财政同比例补贴资金也很快到位。今年8月初,养牛场开建。
到养牛场,需要先修一条1公里多长的施工便道,用于运送材料。如果申请县交通运输局来修建,流程较长,会耽误建设进度。
村民等不起。听到消息后,心焦的阿于石正拍门找到的日坡尔:“我们自己来修路!”
烈日下,几十名村民喊着号子,起早贪黑干,短短一周时间,一条4米宽的施工便道修好了。
9月初,养牛场顺利竣工。随后,首批31头牛犊和所需饲料全部到位。
“村民原来饲养本地黄牛,3年才出栏,最多两三百公斤。而一头西门塔尔牛一年出栏,能长到600公斤到750公斤,保底利润3000元。”的日坡尔说,养牛场设计存栏100头,首批肉牛预计明年11月出栏。
财政奖励资金将作股分给入股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会得到更多倾斜。保守估计,每户入股村民可分红5000元。
养牛场距离阿于加加的家,走路只要10分钟。每天晚饭后,她总要到养牛场附近转转。每次听到养牛场里的哞哞声,她就格外开心。
在她心里,那就像她的孩子,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关键词:不敢干咋能脱贫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