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头条 头条
脱贫攻坚的“中原突围”
●河南贫困人口总量698万,位居全国第三。2013年以来,河南以平均每年减贫110万人的速度迅速实现“突围”
●作为“一线总指挥”,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不仅要运筹帷幄、谋篇布局,也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人民群众成为历史的推动者,他们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这场战役必胜的信心所在
698万——河南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
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滩区,四个连片贫困地区横跨我国东、中、西部……
脱贫攻坚的“中原战场”,关系全局、影响深远。
2013年以来,河南省以平均每年减贫110万人的速度迅速实现“中原突围”。在这场反贫困伟大斗争中,饱经沧桑的中原正挣脱困扰千年的贫困泥淖,成为一片大有可为、充满希望的土地。
扶贫“大考”显担当
“你们县对产业全面谋划不足,推动力度不够。”
“你们两个地方,扶贫工作有松劲儿现象。”
……
时至岁末,河南省委会议室,一场扶贫“大考”正在进行,“考官”是河南省委领导和来自高校、媒体的专家,“考生”是作为“一线指挥官”的8名市、县书记。书记们就脱贫攻坚责任履行进行述职,考官现场点评直击痛点,让责任落实存在差距的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们如芒在背。
脱贫攻坚“中原战场”在全国脱贫攻坚的作战图中举足轻重。“不仅贫困基数大,而且难啃骨头硬、攻坚任务重。”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说。
新一轮建档立卡之初,河南有53个贫困县,9237个贫困村,698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接近老挝人口总数。
北太行、西伏牛、南大别、中滩区,河山控戴的河南有着大量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人口。“十三五”期间,河南计划搬迁26.03万贫困人口。
如果说搬迁扶贫是艰中之艰,那么健康扶贫则是难中之难。河南剩余104.3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比高达51.4%;2018年全省返贫597户中,因病返贫占53.9%。作为农业人口大省,让农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对稳定脱贫至关重要。
越是艰难险阻,越要闯关夺隘。
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河南年均减贫110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减贫2人。截至2018年,全省共实现582.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8315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8.79%下降至2018年底1.21%。
大旱、决口、逃荒……一部河南史,半部灾荒史。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既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历史的伟大担当。河南省委党校教授蒋仁勇说,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才能够让这片土地彻底摆脱历史泥淖,圆梦全面小康。
书记该有的样子
“球鞋书记”王清华上任不满3年,就跑遍了卢氏县352个村。
伏牛山区的深度贫困县卢氏县,有4000多个山头、2400多条河流涧溪,被称为“河南小西藏”。为方便下乡,县委书记王清华办公室备着球鞋、车里放的也是球鞋。
“每到一个村就至少解决一个问题。跑遍所有村,就能把352个村主要发展制约因素解决掉。”王清华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大战役,只有积小胜才能有大胜。”
压力在主席台,责任在前三排。贫困县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一线总指挥”的县委书记不仅要运筹帷幄、谋篇布局,也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为打赢脱贫攻坚的“中原突围”战役,河南尽锐出战,共选派驻村工作队2.05万个、驻村干部6.44万人、驻村第一书记2.5万名。全省共有50多万帮扶干部长年奋战在中原大地脱贫一线。
太行山区盘龙山村“独臂支书”王生有、七年三度驻村的弯柳树村第一书记宋瑞、携妻驻村四年的太康县前河村第一书记韩宇南……这是一份长长的共产党员名单,他们用实际行动,在中原最贫困的角落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
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新县,革命年代不足10万人,有5.5万人为革命献身。“山上英灵在看,山下百姓在盼”,新县县委书记吕旅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是使命。
美好生活靠奋斗
两臂处空空荡荡,脚底下步履生风,单薄的身躯里,似乎有用不尽的气力。荥阳市新沟村46岁的贫困户、“无臂羊倌”曹建新,能用嘴写毛笔字、用脚下象棋,还养了上百只羊……
脱贫后的曹建新,先后三次找到扶贫干部,执意要求退保。“党和政府照顾了我十几年,现在我能挣钱了,让低保帮助更困难的人。”
低保退了,退路绝了,曹建新却信心满满:“只要肯干,穷山沟里也能挣到钱。”从两只羊“起家”,到成立养羊合作社,曹建新说,“贫困户最重要的‘扶贫人’不是别人,就是咱自己。”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但追求美好生活靠的是奋斗。
河南各地通过在贫困户中评选“最美奋斗者”,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推出一批戏曲影视文艺作品等,通过扶智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支持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
70多年前,解放战争的中原突围,靠的是当地群众“缸里匀米,锅里匀饭”节衣缩食支持,取得最终胜利。70多年后的今天,这场脱贫攻坚的“中原突围”,“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人民群众再次成为历史的推动者。史秉锐说,“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这场战役必将胜利的信心所在。”(新华社记者王丁、甘泉、韩朝阳)
新华社郑州12月23日电
关键词:脱贫攻坚的“中原突围”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