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老杨还钱记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刘菁、杨玉华、陈诺)借钱给贫困户杨习伦,一度需要些勇气,怕他还不上。杨家父母智力缺陷、年迈多病,媳妇也曾怪他“懒”。金寨县农商行花石支行却连着三年给杨习伦发放了三笔共3.5万元小额贷款。杨习伦不仅还上了钱,还提前还钱。
杨习伦的老家,在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山头上。因为穷,杨习伦30多岁才娶上媳妇,结婚没床,奶奶把自己那张床让给小夫妻。
2017年,当地实行易地搬迁扶贫,杨家从山头搬到了大湾的白水河边。眼看着村里一天一个变化,村里不少人都骑上“三蹦子”满山跑了,杨习伦有些不甘心,凭啥我就不行?
杨习伦的心思,村干部看在了眼里,给他出主意,让他试试养鸡。“没技术?找养殖能手结对;缺资金?上银行办扶贫小额贷款。”
杨习伦找到农商行花石支行要贷款时,行长陈家铜心里直打鼓:“能还上钱吗?别是个杨白劳啊!”
2017年,杨习伦拿到平生第一笔贷款5000元,偿还期三年。依靠这笔钱,他参与了村级光伏电站建设。
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都压在杨习伦肩上。这5000元,也让杨习伦心里有点慌:还钱、还钱……
搬下山的杨习伦在山脚老林里建起了一个养鸡场。创业维艰,第一批购买的一百只鸡苗每天都死掉十来只,杨习伦急得不行。找来结对帮扶人一看,原来是鸡苗晚上遇冷窝在一起窒息,杨习伦踏踏实实跟着养鸡大户学会了如何给鸡棚增温。从杨家去鸡棚,要蹚过一条小溪,夏天涨水时常常“有去难回”,老杨便睡在鸡棚旁。
日子虽苦,杨习伦心里却比之前轻松了。他还当上了公益护林员,因为森林防火工作做得好,他成为护林员中绩效工资最高的一位。“杨习伦勤快了!”村民们看在眼里。
2018年开春,杨习伦找到陈家铜,提前还清了5000元贷款。陈家铜有些诧异:三年才到还款期呢,而且有政府贴息的政策,怎么才贷一年就还?
“我养鸡挣上一些钱了!”杨习伦拍拍胸脯。其实他心里有着“小算盘”: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2018年5月,杨习伦又贷款1万元扩大了养殖规模,增购了100多只鸡苗。这笔三年期的贷款,他提前两年先还上了4000元。脱贫的步子越迈越快。2019年,杨习伦又贷款2万元,种上500平方米的天麻。老杨媳妇肖细雨也不甘落后自学炒茶,成了远近闻名的能手,在全县炒茶技能大赛中获得铜奖。
在农商行的信用档案里,杨习伦拿到了最高个人信用等级。贫困户不仅脱了贫,还成了信用户。陈家铜再也不担心“杨白劳”还不上钱了。
去年国庆前,杨习伦把自家三层小楼重整一新,腾出7间客房,挂起了民宿的招牌,大厅则代卖山货土特产。国庆长假,老杨的民宿每天爆满。
肖细雨还干起了微商,朋友圈里的几百位城里客不时请她代购山货。前几天,外地一位老客户发微信托杨家代购土鸡蛋,额外加了100元“跑路费”。肖细雨一分不少退回去了,“诚信经营才长久!”
自2016年以来,金寨县仅农商行发放的小额扶贫贷款余额就有3.28亿元,到期1178.5万元全额收回,无一逾期。陈家铜说:“贫困户信用全A,我们也颇受感动。”
杨习伦听了这句评价脸上满是得意,他往烤火盆里添上几块炭说,如今的日子就像这炭火,越来越旺!
关键词:老杨还钱记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