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新蒲新区组建19个驻村工作组 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2020年01月14日 14:23 |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钱诚 通讯员 金家立 何育达

“他们不但帮我找销路,还帮我扩大种植规模。”

“毕业后,他们从易地扶贫搬迁系统梳理出我的信息,帮我找到了工作。”

“这条路修了几年没修通,他们来协调后很快修通了。现在还完成了路面硬化,很感谢他们。”

……

群众口中提到的“他们”是新蒲新区的扶贫干部。

“刚来的时候,我们下组开个党员会很难,十个人都叫不齐。”谈到初到新蒲新区喇叭镇乐声村工作的场景,驻村第一书记刘鸿深有感触。

刘鸿是就职于国防工委下属企业的一名干部。2018年,他来到乐声村驻村,在和群众交流时发现,这里的群众对扶贫政策不太了解,部分群众甚至对驻村工作组工作存在抵触情绪。看到这种场景,刘鸿和驻村工作队把走访群众作为首要任务,用行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通过走访,群众逐渐与他们熟悉起来,一个个问题在走访中解决,一家家情况也在走访中摸清。一年多来,刘鸿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走访群众15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60余件。

有了群众的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推动顺利。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引进了“蛙+稻+菜”立体农业项目,帮助乐声村近900亩高山葡萄找销路,带动群众增收。

90后驻村第一书记席波在来虾子镇南坪村前完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为了推动村里脱贫攻坚,他一边熟悉政策,一边向村里的党员干部请教,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

“我就从解决群众最现实的问题来打开工作局面。”席波说。他和同事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摆在工作的首位,通过“入户看院子、抬头看房子、进门开柜子、伸手开管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的工作方法,对村里破旧木房进行危改三改、带领群众流转土地种蔬菜、流转荒地建果园,建起示范性养蜂场,鼓了群众的腰包。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新蒲新区先后组建19个驻村工作组、选派96名驻村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建强基层组织、帮助抓好产业发展、帮助落实好扶贫政策、帮助抓好劳动力就业、帮助创新基层治理、帮助为民办事服务“一宣六帮”活动。2019年以来,各驻村工作组共计指导党建工作174次,遍访群众10228户,召开群众会682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83个,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新蒲新区组建19个驻村工作组 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