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徐州的“三变”
去年到徐州市调研基层协商民主,这个千万人口城市的实践引人注目。
徐州市委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由书记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政协主席任组长,专门协商机构向下延伸“不建机构建机制”,搭建乡、村、企三个层面协商议事会议平台,统一制定协商规则,开启了亘古未有的大范围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仅9个月就开展协商议事2400余次,推动解决具体问题2700多个。基层感觉带来三个明显变化:
一是百姓感觉变了。
当地干部说:“乡镇(街道)每年协商2次,村(企事业单位)每2个月协商1次,开会有位、有权、有尊严。”
“群众过去有事是憋屈地上访,现在是体面地协商”“过去是干部说、干部干,干好干坏有意见;现在是大家说、大家干,干好干坏没意见”。
二是政协角色变了。
当地同志说:“过去是党政拉车,政协在后面推车;现在是党政拉车,政协在前面清障”,有些十分头痛的搬迁难题,政协“协商在前”达共识了,党政喜出望外。
三是上访情况变了。
信访局的同志告诉我们,9个月里,在其他条件与往年相近情况下,徐州市集访量比上年同期下降36.3%,很不寻常,除开基层协商民主不好找解释。
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群众拓宽了合理诉求表达渠道,实现了有序政治参与,抑制了不合理诉求产生,消解了党群干群矛盾,有效发挥了协商民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一个城市9个月的实践已是如此,一个国家长期开展又将如何?我相信,中国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将会带来社会治理的巨变,也将对人类政治文明做出特殊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协商 基层 民主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