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香瓜大王”的致富“秘笈”
新华社哈尔滨6月16日电 题:“香瓜大王”的致富“秘笈”
新华社记者王建、程子龙
在香瓜大棚前,王宝忠接了一个电话。“不好意思,今天采摘的香瓜,都销售完了,得改天了。”未来一周,王宝忠的香瓜都已被预订。
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镇中心村的瓜农王宝忠,是远近闻名的“香瓜大王”。30年前,王宝忠跟着父亲学会了种香瓜。那个时候,种香瓜还是件新鲜事。“当时2毛钱一斤,比玉米贵多了,全家的生活就指望香瓜哩。”王宝忠尝到了甜头。
从传统的不覆膜种植到覆膜栽植,再到塑料拱棚下覆膜栽植,王宝忠种香瓜的技术不断升级。前几年,看到钢结构塑料大棚栽植效益好,他又投入9万元,建了6栋钢结构塑料大棚。
即使市场上的香瓜大量上市后,王宝忠种的香瓜也能卖到10元一斤,并且供不应求。
“你尝尝这香瓜,虽然个头不大,品相不是太好,但嘎嘎好吃。”王宝忠种的香瓜,卖到了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香瓜上市后,有物流、快递公司到大棚收货、发货。“马上到端午节了,发货订单排到了6月20号以后。”
王宝忠有30年的种植经验,积累了一套种香瓜的致富“秘笈”。不少瓜农的塑料大棚,一年种两茬香瓜,他只种一茬。“种一茬之后,就开始休耕、养地,七八月份高温杀菌。”王宝忠说,这样土壤不板结,有机质含量高,香瓜口感就好。
尽管种一茬,但王宝忠的香瓜效益并不比别人差。他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全部用发酵好的农家肥,平均亩施优质鸡粪3立方米以上。一栋大棚1亩地,效益达到4万元。
在王宝忠看来,香瓜的好口感在于控制好水和温度。大棚里温度,他凭感觉就能说出来。什么时候该浇水,都在他脑海里。
就连采摘香瓜的时间也有很多讲究。有的瓜农头天下午采摘,王宝忠都是每天凌晨4点多开始采摘。“尽管很辛苦,但这个时间采摘的香瓜口感清脆,像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不少回头客,一早开车就来到王宝忠的大棚购买香瓜。
每一棵香瓜秧苗,在王宝忠看来都是“心肝宝贝”。采摘香瓜时,王宝忠只让妻子在地头帮忙,不让进去采摘。“每棵秧上几个香瓜,大概哪天熟,我都记得差不多,别人还得扒开秧苗找、看,我不用。”王宝忠准备明年再增加3栋大棚。
在王宝忠带领下,中心村香瓜面积逐渐扩大。2016年,王宝忠牵头成立了富中香瓜专业种植合作社,目前吸纳了33户村民,全村香瓜种植面积达到600亩。
“我要自己举办一个香瓜开园节,到时让大家免费品尝我种的香瓜。”王宝忠给自己许了一个愿望。
关键词:“香瓜大王”的致富“秘笈”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