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昆明市着力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防返贫防新贫 稳脱贫稳增收

当前,昆明市正以“防返贫、防新贫、稳脱贫、稳增收”为重点,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行动,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动态监测和动态帮扶,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谋划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 实施扶贫小额到户贷款,发放贷款不少于1万户4.5亿元,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
● 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万人、转移就业1.6万人
● 实施47个财政扶持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支持250个出列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
● 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政策
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
“我曾经是金沙江边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果没有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我们肯定摆脱不了贫困,还在穷日子里苦熬。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家已经顺利脱贫,我还接受了专业的餐饮技能培训,到通海、建水、蒙自、六盘水、贵阳等地学习了许多小吃的烹饪方法,现在又到省城打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东川区脱贫户杨发莲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东川区是集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老工业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县区。近年来,该区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坚持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全区28731户10427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9个贫困村(社区)脱贫出列,实现了深度贫困县率先脱贫摘帽目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之路。
2019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成果提升质量系列措施,“两不愁”成效明显提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牢底线,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全面巩固,“三保障”存在问题动态清零,未脱贫的832户2158人全部脱贫。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剩余贫困人口411户1280人达到脱贫标准,实现脱贫出列和贫困人口“清零”目标。
至此,昆明市如期实现了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6万户35.0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预期目标,“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基本完成,彻底解决了全市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56元,增长9.8%,3个贫困县区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在10%以上,民生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实施动态监测和帮扶
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须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昆明市按照“防返贫、防新贫、稳脱贫、稳增收”原则,坚持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树立持续扶贫、前端阻贫理念,制定了《昆明市精准防贫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工作方案》,全力避免返贫和新增贫困拉低脱贫质量。
《方案》明确,对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开展全面排查,对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和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户进行动态识别,构建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及时采取防贫干预措施,针对性的实施动态帮扶,进一步提升其生活保障水平,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获得感,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巩固脱贫成效,提高脱贫质量。
昆明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方案》从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向关注脱贫质量和巩固脱贫成果方面转变,从着重对“未脱贫户”识别向对“脱贫户和一般农户”进行预警转变,以家庭为单位,对新增贫困对象、2014年以来按规定程序已脱贫退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未纳入建档立卡管理的农业户籍(含农转城户籍人员)和农村常住人口开展预警。预警级别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分别用红色、蓝色、紫色、黄色、绿色五种颜色区分,确保精准预警。
工作衔接上,基本以兜底保障户、突发致返贫风险户、内生动力不足户和稳定增收致富户为划分,将“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作为预警的主要识别标准,将可能因病、因残、因灾、因学、因疫情等特殊原因出现较大数额刚性支出或导致部分家庭成员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纳入紫色预警。对象识别要通过系统筛查比对、农户申报、定期综合评价三种渠道核实,防贫预警工作为常态工作,覆盖至脱贫攻坚整个巩固提升阶段。针对五种预警类型,通过“扶、带、帮、引、提”五种方式,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科学帮扶,确保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聚焦巩固成效全力促增收
“各位抖音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隆重推介‘先锋益享商城’平台,今天主打的大洋芋、面条、七彩花生、老鹰茶等,全部来自东川独特的红土地,属于高原绿色、生态健康的特色产品,大家可以通过关注‘先锋益享’微信公众号进行购买。”6月3日下午,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在镜头前,为东川区优质农副产品做起了直播推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地农产品生产销售出现困难,全市各级有关部门积极出思路、想办法,多措并举促增收,帮助困难群众巩固脱贫成果。瞄准东部沿海地区农产品需求变化,加大“云品入沪”“云品入京”力度,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将消费扶贫纳入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内容,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农产品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帮助扶贫产品线上销售。
具体实践中,东川区副区长季赟、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副县长董玉国等县(区)领导,都曾变身“卖货主播”,为当地优质农特产品代言。电商平台也积极行动,在为期一周的寻甸“电商扶贫节”直播活动中,寻甸盛元电商携手云南农业大学学子,直播家乡农特产品助力扶贫,寻甸岚亚养殖合作社、昆明霂霖玫瑰农业加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也纷纷加入其中。
昆明市2020年10件惠民实事中,第一件便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9.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此,昆明将实施扶贫小额到户贷款,发放贷款不少于1万户4.5亿元,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全力提升产业、就业组织化程度,确保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与1个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生产经营合作关系,确保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万人、转移就业1.6万人。实施47个财政扶持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支持250个出列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对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体,加强政策衔接,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政策,确保脱贫不留死角。
据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昆明市还将突出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力推动政策、机制、内容、改革四个方面的衔接,促进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扶志扶智向人才振兴转变、素质提升向文化振兴转变、环境改善向生态振兴转变、阵地建设向组织振兴转变,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昆明市着力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