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世界瞩目的聚宝盆,有滇西北一方神奇美丽的山水,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担当力卡山、云岭山脉“四山”耸峙,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江并流,拥有着78.08%的森林覆盖率和良好的自然资源。利用生态资源实施生态扶贫是怒江脱贫攻坚优势条件,也是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
泸水市大兴地镇卯照村生态护林员祝生华,利用村里退耕还林后林草地增多的优势,发展规模化养殖,收入逐年增加。
福贡县子里甲乡子里甲村村民木付迪2016年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在管护好森林的同时,利用护林员贷款发展林下种养业,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25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2000多元,真正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近年来,怒江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着力发展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加速推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怒江把生态护林员作为实施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参加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管护,实现生态得保护,贫困群众得增收。目前,怒江州选聘生态护林员达30643人,户均年增收1万元,带动12.3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怒江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56万亩,惠及11.33万贫困人口,补助期内人均增收3000多元。实施“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推进怒江、澜沧江两岸生态修复治理,组建了185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让2.05万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就地实现劳务收入,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了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
怒江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念好“山字经”,全面打造以核桃、漆树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以花椒、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业,以重楼、云黄连等为主的林下产业,实施“怒江花谷”生态建设,加快中蜂养殖规模。目前,怒江生态产业已达380万亩、中蜂养殖6万箱。2019年底,怒江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近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莽莽群山已变成了“金山银山”,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各族人民依“山”致富,增收来源逐渐多元化,日子越过越“甜蜜”。
关键词: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