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光伏“点亮”脱贫路 养蜂酿出甜日子

2020年06月30日 22:08 |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勇军 唐波

清晨,望谟县乐旺镇大湾村的山上,太阳从山间冒出头来,光伏发电板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6月23日,记者来到深度贫困村大湾村。山间,早起的村民来回穿梭于冒着绿叶的花椒地里除草;山上,一排排黑色的电板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村里的光伏发电产业。发电获得的收益,我们按20%作为村集体收入。”大湾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李刚说,剩下80%的收益,主要通过开展公益岗位的形式作为务工费,按每个月不少于800元的工资发给贫困户,“通过公益岗位务工,不但培养了他们劳动意识,而且有效改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观念。”

去年年初,望谟县乐旺镇共投入资金300万元,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当年9月开始发电,产出的电按每度0.32元卖给供电公司,同年底获得3万元收入,带动57户农户增收。

“我听力不好,外出务工不容易找到活干。现在家乡发展这么好,何苦去那么远呢!”大湾村村民陈忠海笑着说,他因为身体原因,得到村里照顾,现在村里公益性岗位务工,每个月能拿到800元,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

在发展光伏发电的同时,大湾村村支两委联合驻村干部,为全村产业发展谋求多方位发展。今年以来,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投入26.4万元,引进蜜蜂330桶,分给55户贫困户养殖,每户分到6桶,预计每桶蜜蜂可产蜂蜜12斤,每年可采蜂蜜两次,效益可在明年见效。

“我家分到6桶,加上我自己养的几桶,总共10桶。现在道路修好了,来去县城方便,我们的蜂蜜也能卖个好价钱。”大湾村蜜蜂养殖户杨小贵告诉记者,因为父母年迈,孩子又小,无法外出务工,如今养蜂让他家有了增收新渠道。

如今的大湾村,亮丽整洁的房屋一栋接着一栋,产业路、通组路四通八达,基本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村民杨顺杰说,比起以前,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太多啦,他家还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养起了羊,脱贫更有信心。

今年,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大湾村因地制宜种植花椒800亩。仅2月至3月累计带动本地村民就业务工125人次,发放务工费7.78万元,带动70余户农户增收。

产业扶贫,是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大湾村,距县城60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人口392户1959人,目前,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85人。围绕未脱贫人口的“脱”与已脱贫人口的持续增收,大湾村紧紧围绕“八要素”,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今年已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个,已完工8个,在建项目3个。

关键词:光伏“点亮”脱贫路 养蜂酿出甜日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