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黔西南州军民携手战贫困
本报讯 (记者 宋洁) “昔日军营刻苦训练杀敌保边疆,今朝故土脱贫攻坚助你创家业。”张贴在义龙新区龙广镇纳桃村党总支第二支部(退伍军人党支部)会议室里的这副对联,生动阐述了纳桃村军民齐心脱贫攻坚的画面。
纳桃村有退伍军人40余人,其中自己创业的有37人。这里成立了贵州龙广(纳桃)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分布着养殖种植、电子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制作、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家民营企业或家庭作坊。
军民鱼水情,并肩战脱贫。
近年来,黔西南州深入开展“把退伍军人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两培两带”活动,在全州1212个行政村、7278名村两委中,复退军人占比8.7%,其中246名退伍军人成为致富带头人,直接带动约3730余户12900余人实现脱贫。
军民共建活动,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
2016年以来,兴义军分区带领武警黔西南支队等驻州部队和相关单位组建“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团”,深度投身脱贫攻坚战场。
贞丰县珉谷街道对家寨的退伍老兵雷兴刚从一名老上访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团帮我协调了40万元贷款,还给我近10万元的扶持款,26个老兵,现在一心跟着我创业致富,去年每家的纯收入都超过6万元。”
据悉,“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团”培塑的雷兴刚等23个脱贫攻坚致富典型,已吸引和带动6400余名贫困户脱贫。
兴义军分区、武警支队、预备役炮兵团、原消防支队先后建立135个扶贫联系点,实施援建项目325个。
兴义军分区为义龙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投入脱贫专项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可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的贵州金鹏宇鞋业等6家企业入驻;协调助推晴隆县安谷乡无患子种植基地、兴仁县五星枇杷基地、泛亚集团等企业先后为贫困户和复员退伍军人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
武警黔西南支队与普梯村结对帮扶十余年,帮助普梯村重点打造“万亩优质桃园、千亩梯田花海、百亩药材基地”;建成7公里长、集产业路和观光道为一体的水泥硬化路,帮助普梯村于2017年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同时,兴义军分区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和黔西南州红色旅游,打造“军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线”3条,建设3个“双拥示范小镇”,还将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双拥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协调资金3900余万元、组织民兵26540余人重点打造“晴隆二十四道拐”“晴隆安南古城”“万峰林”“双乳峰”“马岭河峡谷”“兴义威舍红军村”等具有红色旅游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基地建设。
7月5日,黔西南州“国防双拥宣传月”启动暨“双拥示范民族村”授牌仪式在兴义市举行。义龙新区龙广镇纳桃村、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兴义市乌沙镇普梯村等11个“双拥示范民族村”被现场授予匾牌。军民融合奔小康,又展开新征程。
关键词:黔西南州军民携手战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