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近200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湖南是怎么做到的
湖南日报记者 孟姣燕
“济南上班3个月,公司包吃包住,我们一家三口每人每月能挣到6000多元。”7月21日,远在济南市市中区顺丰快递公司就业的龙山县咱果乡贫困户鲁钉杉致电感谢该县人社局,难掩内心喜悦。
稳就业,就是稳脱贫。老乡们有了就业,端稳饭碗,幸福生活才能稳稳的。今年以来,我省克服疫情影响,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平台,组织劳务输出,开通“点对点”就业服务直通车,开展务实有效的技能培训,全力帮助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省人社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199.3万人,就业总人数较去年底增加了8.6万人,人均月工资达2733元。
线上线下,对接输出精准高效
“自力更生的决心还在,加上党和政府的帮忙,致富的信心不减。”桃源县杨溪桥镇牯牛山村贫困户罗继新告诉记者,今年7月,在人社部门的介绍下,他来到常德市牯牛山庄农副产品销售店工作,每月工资有1400元。
今年来,桃源县联络38家优质企业,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4000余个,制作岗位供给清单2.5万份,印上“湘就业”二维码,送入19426户贫困家庭的口袋书内。
桃源县的经验是我省加强信息推送、做好就业服务的缩影。
我省搭建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做好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稳定脱贫。依托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湖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湘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春风行动”,将各类岗位信息及时告知贫困劳动力。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发布企业用工信息42.2万条,为贫困劳动力短信推荐岗位4591万条。
线上招聘“永不落幕”,线下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我省充分发挥省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作用,搭建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供需对接平台。动态掌握1930家重点企业用工需求,长沙、株洲、娄底、邵阳等地下派招工小分队赴贫困地区“点对点”对接,第一时间组织贫困劳动力到重点缺工企业上岗就业。
“以前出去找工作,现在工作找上门。”在龙山县丽尔服饰有限公司就业的该县桂塘镇老兴社区建档立卡户向胜权告诉记者,复工复产号角吹响后,人社部门入村宣传招工政策,送上优质岗位,老乡们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点对点”健康入企就业。
“‘招工直通车’从家门开到厂门。”省人社厅介绍,为了让招工小分队的招工效果更为明显,人社部门利用“湘就业”等平台开辟“掌上就业”渠道,强化线上服务,就业“春风”吹拂三湘,劳务大军源源不断开拔。
通畅渠道,多元开发就业岗位
“扶贫车间办得好,每个月工资1800元,踏实稳定又轻松。”7月17日,永兴县湖南银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粽叶分选厂,贫困户何宗球在家门口就业,可以照顾一家老小。
促就业,找岗位是关键。我省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扶贫载体吸纳、创业带动就业等渠道,多元化开发岗位,着力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
组织输出推进就业。积极对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广泛收集岗位信息,推动贫困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劳务对接,推动51个贫困县与长株潭三市落实劳务合作协议,引导各园区与贫困村广泛开展结对,深化“点对点”“一对多”劳务输出。目前,我省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人数达107.04万。
扶贫载体吸纳就业。大力开展就业扶贫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推动企业“点对点”接收贫困劳动力,引导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7月19日上午,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龙德晟机电厂马达轰鸣,100余名工人铆足劲赶制一批小家电。原本要去广东务工的东冲河村贫困村民李艳,仅在扶贫车间工作10天便熟练上手,由计时工转为计件工,月工资可达4500元。像李艳一样,江华现有贫困劳动力2518人在247家扶贫车间端稳了饭碗。
目前,全省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3945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55万人,建成就业扶贫基地985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39万人;涌现出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扶贫车间、龙山县惹巴妹扶贫车间、花垣县龙门村扶贫车间等一大批就业扶贫典型。
我省还为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安排创业孵化场地,扶持创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民宿酒店、加工点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帮助贫困劳动力创业增收脱贫。目前,全省在贫困地区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园7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7家,今年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亿元。
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开发了一批保洁环卫、防疫消杀等公益性岗位,共兜底安置12.65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技能培训,就业增收更加稳定
“‘烫皮’技术终于过关,‘烫皮’卖得出,脱贫致富有门路。”在安仁县金紫仙镇技能提升培训班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何万华高兴地说,自参加了县就业服务中心的中式烹饪师培训后,他做的“烫皮”口感软嫩,深受消费者喜欢,现在每天收入有400元。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劳动力素质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之策。湖南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优化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强化技工院校免费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激发贫困劳动力内生动力,提升就业能力。
衡阳市南岳区精准核实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需求信息,159人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特色种植、育婴师等技能培训。
沅江市为贫困劳动力“量身定制”,陆续开展焊工技能、芦菌技能等培训。
在道县,贫困劳动力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可获得20元每天的生活费补贴。
安仁县针对留守家庭妇女贫困户开设月嫂、家政等服务性技能培训班,不少学员被本县、长沙、北京等地家庭高薪聘为月嫂。安仁县竹山乡莲溪村贫困户李慢花说:“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我们一技在手,脱贫增收更有信心。”
省人社厅介绍,我省聘任60名高校等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省级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和省级创业服务讲师团,在全省开展创业培训巡讲,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一对一”创业指导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4.72万人次。
精心精细的就业服务,让贫困劳动力就业更加稳定。我省充分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广泛收集贫困劳动力信息,协助开展职业介绍和培训服务,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帮助贫困劳动力办理补贴业务,有效打通了就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株洲、湘潭、永州、岳阳、益阳等地,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扶贫专业、专人服务,落实就业扶贫补贴政策,促进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目前,全省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力147.7万人,稳定率为74.4%,人均月工资达2733元。
(参与采写:曾鹤群 向明)
关键词:近200万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湖南是怎么做到的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