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头条 头条
“首倡地”的答卷
湖南日报记者 邹继红 金中基 邓晶琎 黄婷婷 彭业忠
开栏的话
站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决战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的湖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历经近7年奋战,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到了关键时刻。
岁在庚子,时过半载。湖南日报社编委会领导率队赴全省14个市州采访,聚焦各地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从今天起,湖南日报推出《走向胜利——决战决胜市州巡礼》大型采访系列报道,充分展示三湘大地脱贫攻坚新气象、人民群众新作为、各级干部新担当,为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油鼓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奏响新时代的壮丽凯歌。
中国的脱贫故事,注定会在2013年,写下深情而浓重的一笔。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调研,一下飞机就直奔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在这里,总书记与大家拉家常、话发展,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史上的伟大创举。一场铭刻历史的脱贫攻坚战从十八洞村发起,历时近七年之久,艰苦卓绝,波澜壮阔。
首倡之地,举国瞩目。湘西州在这场大战中,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已过半,记者深入湖南脱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州,目睹决战决胜时刻的壮丽场景,深刻感受书写“精准扶贫”这份答卷的使命与担当、艰辛与厚重。
“精准扶贫,这个说法还是头回听到”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习近平
湘西十八洞村梨子寨,盛夏风景朦胧,雨丝花开。
施成富家门口的“精准坪饭庄”招牌,被雨水洗得更亮了。82岁的施成富下厨炒腊肉,招呼来往游客。他家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率先脱贫致富。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施成富家门前空地上召开座谈会,“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回荡山谷。
“看到屋,走得哭。”十八洞村,当时是一个交通落后、村容破旧的深度贫困村,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村里4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37个。
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深山苗寨,怎么脱贫?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总书记殷切提出这十六字方针,还特意嘱托当地干部,不能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
“精准扶贫,这个说法还是头回听到。”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告诉记者,万众瞩目下的十八洞村,既有动力,也有压力。
精准扶贫,先得精准确定“扶持谁”。在城里买房的不评,筛选得经过户主申请、群众票决、公告公示等程序……十八洞村精准识别出136户贫困户、542名贫困人口,家家户户都服气。
村里地少,人均仅0.83亩。十八洞村搞起“飞地”果园,在相邻的紫霞村建了千亩猕猴桃产业园,贫困户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产品直销粤港澳大湾区。
曾经苦甲天下,而今华丽蝶变,十八洞村的乡村游、猕猴桃种植、苗绣等产业风生水起。
2017年,十八洞村整体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4668元,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高出了3101元,村里大龄青年全部脱单。
十八洞村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经验,在湖南学习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大会上推广。
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精准识别,推行建档立卡,建立基础数据平台;率先探索出产业发展“四跟四走”法,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时,高度肯定了湖南“四跟四走”模式。十八洞村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
十八洞村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正在三湘大地开花结果。
新化县油溪桥村,永顺县科皮村、高坪村,桑植县红军村等一大批“十八洞姊妹村”脱颖而出,从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特色村庄。
首倡地就是“主战场”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习近平
8249万——这一令人牵挂的数据,是2013年底我国贫困人口总量,其中百分之八在湖南。
东有罗霄山,西连武陵山,地处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湖南,有51个贫困县。武陵山腹地湘西州,是2013年全国最穷的33个市州之一。湖南11个深度贫困县中,就有7个在湘西州,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以前出门要爬悬崖。”搬迁户吴爱英,过去居住的腊尔山雷公潭苗寨,地处幽深的峡谷。村里的孩子去上学,每天要在悬崖上攀爬,有的跌落致终身残疾。至今回忆,她仍心有余悸。
与深度贫困决战,艰难困苦何其之大。直到2017年,硬是把峡谷里的35户147人,全部搬到了集中安置点同福苗寨。新寨里铺好了水泥路,吴爱英的小儿子走20分钟就可到镇里上学。
贫困有多深,脱贫攻坚的责任就有多重!
首倡之地当担首倡之责,当有首倡之为。首倡地就是“主战场”。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介绍,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举全省之力投入湘西“主战场”。
这些年,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多次深入武陵山决战现场。全省两次在湘西州召开大会,推进脱贫攻坚战役。
在每年专项扶贫资金中,湖南把中央安排到贫困县的30%、省里预算总量的35%,都切块给湘西州。
20多个省直单位派出帮扶队员200名;长沙等6市连续26年对口帮扶湘西州6县,近年又新增郴州市对口帮扶凤凰县;山东济南以东西协作之名结对湘西州,合力攻克湘西之贫。
“湘西州的成败,决定着湖南脱贫攻坚的成败。”湘西州委、州政府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年接着一年干,扛牢责任、尽锐出战。
湘西州在全省率先成立“攻坚办”,连续7年出台脱贫攻坚“1号文件”,打造发展生产、乡村旅游等脱贫攻坚“十大工程”。
全州集结起1740个工作队驻村帮扶,近6万名党员干部与16万余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砥砺了初心使命,锤炼了党性作风。
一处处黄墙青瓦,门口红灯笼,屋外有菜地。昔日深度贫困的凤凰县夯卡村,如今呈现出“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山水田园画面。
“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夯卡村党支部书记麻金革说,如今群众上访少了,干部下访多了,干群关系密切了,跟共产党走更坚定了。
栽下“产业树”,收获“幸福果”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
——习近平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老、少、边、穷,是湘西州的基本州情。
历经多轮扶贫的湘西州,过去有过深刻教训:工作组一撤,又“一夜回到从前”。
“既要帮扶,更要群众自发自觉。”龙山县云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向阳深有感触。
2018年2月,张向阳刚驻村时,迎来的不是欢呼,而是村民的质疑:“云顶这么穷,过不了几天,他就会开溜的。”
了解村民顾虑后,帮扶队发展一批年轻党员带头搞建设,邀请外界学者、社会团体等来村旅游,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在的收入和鲜活的思想。
村民们渐渐发现,一直奔跑在眼前的猪、牛、羊、鸡就是致富宝贝。他们不等不靠了,家家户户主动办起农家乐或民宿。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总书记在十八洞村的殷殷嘱托,时刻提醒着湘西人民。
因病、因学致贫是湘西人民的贫困主因。湘西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每年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4万人左右,把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报销比例稳定在87%左右,在政策上扎牢民生兜底网。
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投资49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州建成安置住房近2万套,8.1万贫困户挪穷窝、搬新居。
茶叶、油茶、烟叶、柑橘、蔬菜、猕猴桃、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8大特色产业,近几年在湘西州迅速崛起,其中种植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450万亩。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当家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户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
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
刚漫步在凤凰古城的青石板路,瞬间又掉入了一片原生态的山寨。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竹山苗寨,摇身一变成了新潮的“网红”景区。
一大早,村民吴国安牵着牛来到稻田,一手扶犁,一手扬鞭。不远处,游客们饶有兴致地观看吴国安的“表演”,沉浸式体验着农耕文化。
吴国安是景区的“演员”,每个月工资2000元,一同犁地的黄牛也能“拿”4000元的年薪。
湘西州挖掘出“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两条旅游精品线路,捧红了花垣十八洞村、古丈墨戎苗寨、凤凰竹山村,带动10.2万人脱贫。
栽下“产业树”,收获“幸福果”。湘西州有三分之二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脱贫,鼓了腰包,富了脑袋。去年底,湘西州7个深度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最贫困的腊尔山、吕洞山两大高寒连片区,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3年的40%、34.4%,降到0.96%、0.62%。
千年土家苗寨换了人间。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说,近7年,是湘西州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最有获得感的时期。
“大家一心,再建新功”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习近平
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大考,终于走到了交卷的决胜之年。
从2013年到2019年,湘西州贫困人口由65.78万人减至1.5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降至0.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至10046元。
这组沉甸甸的数据来之不易,标志着湘西州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湖南攻克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堡垒。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湘西人民又有了新期待、新奋斗。
“大家一心,再建新功!”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向天顺向记者介绍,州里把黄金茶作为品牌打造,村里为此制定了2025年规划,建设茶园花海、茶谷飞瀑等景观,大步迈在了乡村振兴的小康路上。
扶志与扶智,犹如两把“金钥匙”,让“曾经怎么扶也扶不起来”的湘西州脱胎换骨,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动力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湘西州不忘初心、毫不松懈,决心把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
吉首市于2017年摘帽后,连续两年对全市40个重点村增投资金;凤凰县对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已脱贫户,因户需求给予产业就业等扶持。
眼下,湘西州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脱贫攻坚质量“回头看”问题整改。未脱贫户脱贫的短板、已脱贫户稳定脱贫的隐患、贫困村退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逐个击破,脱贫成果在继续巩固提升。
一个立志要建成“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的新湘西,正向世界自信亮相。
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战胜千百年贫困的湘西人民更加精神抖擞,正在奋力攻克最后贫困堡垒,以出色的答卷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和人民报告!
关键词:“首倡地”的答卷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