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牵手书写扶贫协作的首善答卷
内蒙古和北京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地扶贫协作实施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高度重视、持续高位推动北京和内蒙古扶贫协作工作,倾注真情实意,坚持真抓实干,动员各方力量,全方位、实打实地助力内蒙古脱贫攻坚,切实以首善标准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扶贫协作答卷。
1. 带头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和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要自觉带头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助力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其中的底线任务,也是最紧迫、难度最大的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把扶贫支援作为光荣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分内之事,在扶贫协作工作中坚持首善标准,体现政治担当。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携手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奔小康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北京和内蒙古牵手扎实做好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人才等领域支援合作工作,是两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两地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交流,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接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北京市把助力内蒙古等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分内事,把支援合作与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尽全力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
2.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能动作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量、扩大开放程度,实现机遇共享、发展共赢。北京市在工作体系上架构起组织、政策、动员、责任、培训、监督、考核、宣传八大工作体系,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全市3200多家学校、医院、乡镇、行政村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构建起全市扶贫协作的“一盘棋”格局。
坚持精准方略。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攻克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北京市在对口扶贫支援工作中,对标对表“精准”,奔着问题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结合脱贫攻坚大普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做到贫困群众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注重精准脱贫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筹办冬奥会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健康扶贫上下功夫,聚焦深度贫困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强化扶贫措施。加大干部人才、资金、项目、政策措施的支持,把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干部人才派到扶贫一线去,帮扶项目力争早完工、早见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特殊困难人群,咬定目标任务,实施挂牌督战,精准分类施策。发挥首都优势,分类推进教育、健康、产业、就业、消费扶贫,打造扶贫协作特色亮点。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开展“万企帮万村”、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提高精准脱贫实效。保持政策稳定,巩固脱贫成果,健全长效机制,激发受援地区内生动力,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保证扶贫成效。扶贫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坚持把精准理念、精准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在北京和内蒙古扶贫协作工作中,北京市尽全力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抓好重点领域帮扶,推进产业、就业、“组团式”教育和健康帮扶,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推广金融扶贫、科技扶贫。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3. 融入发展新格局,深化东西扶贫大合作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必须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持续扩大内需,推动有效投资,维护并健全国内产业链与供应链,这为北京和内蒙古两地在资源快速流动、内需体系重建、市场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了契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脱贫攻坚已到百米冲刺阶段。北京市继续加大资源投入,不断深化帮扶协作,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咬定目标、一鼓作气、顽强作战,坚决完成北京和内蒙古扶贫协作任务,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保持攻坚力度,加大资源投入。脱贫攻坚胜利在望,在最后冲刺阶段要确保力度不减、要求不降、措施不松。为此,北京市强化组织领导,扶贫支援办继续发挥好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各项任务的落实。在内蒙古的挂职干部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展现能打硬仗的顽强作风。各级书记继续切实担起责任,落实好“携手奔小康”工作,各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抓实工作。继续选配精兵强将到扶贫一线历练,精准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受援地扶贫干部人才培训。加大资金、项目等资源支持力度,确保北京和内蒙古扶贫协作重点项目年底前完工。
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帮扶协作。脱贫攻坚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做到贫困群众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针对常态化防控下外出务工难的问题,北京市继续加强就业扶贫车间、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点对点”精准帮助返岗转移就业,扶贫项目重点安排当地贫困劳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针对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北京市持续开展消费扶贫,组织北京地区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赴内蒙古开展“点对点”直采,进一步建设好消费扶贫基地,用好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和各类线上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针对医疗条件落后的问题,通过继续选派优秀医护人员、运用远程医疗手段等方式,积极开展健康帮扶。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为了充分发挥北京和内蒙古长期协作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北京市紧紧围绕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特别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等重大举措,不断深化拓展两地协作机制,引导北京的企业开展产业帮扶,推动北京的市场、技术、管理等资源和内蒙古的农牧业资源相结合,助力内蒙古自治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一步打通北京和内蒙古两地内部扶贫协作产业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渠道,促进各类要素的充分流动和有效组合,为两地注入新的内生增长动力。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韩宪洲、孔军、严旭阳、李焱)
关键词:牵手书写扶贫协作的首善答卷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