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广西数百万贫困人口依托产业帮扶增收
新华社南宁10月9日电 题:广西数百万贫困人口依托产业帮扶增收
新华社记者何伟
国庆长假期间,在位于中越边境地区的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上降乡梓丛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果农们忙着采摘打包鲜果,一箱箱百香果通过电商被销往各地。
梓丛村村民宁封安说,去年开始,他承包村里百香果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30亩百香果,合作社出种苗、化肥,并进行技术指导,他负责种植管护,最后由合作社来销售,销售收入按五五比例分成。“一亩地预计能收获2000斤果,按一斤2元销售价格计算,今年我家靠百香果收入好几万元。”宁封安说。
百香果是梓丛村重要的脱贫产业。2019年开始,村“两委”将80亩百香果基地承包给种植户管理,4户村民与合作社达成承包协议。基地为80多户农户带来土地租金收入,还提供10多个工作岗位。梓丛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国成介绍,村里百香果处于盛产期,预计今年销售收入20多万元,将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超过2万元,为62户入股贫困户每户创收300元以上。目前,梓丛村已脱贫摘帽。
在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么窝村,今年5月成立的村民合作社,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承包经营470亩茶园,吸收贫困户到茶园管护茶树、采摘茶叶,以就业扶贫方式助农增收。
么窝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远声说:“目前合作社带动95户102人就业,其中贫困户76户81人,占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0%多,一年预计带动群众增收共计40多万元。”
除了特色种植业,许多贫困地区在特色养殖业方面精准发力。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近90%的面积是石山,被称为“石山王国”。过去群众在山坡地种玉米,不仅谋生艰难,还加剧了水土流失。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当地创新推行“贷牛还牛、贷羊还羊”和粮改饲等生态种养模式,贫困群众户均每年养1头牛或10只羊。
河池市副市长、都安县委书记陈继勇说,都安县“贷牛还牛、贷羊还羊”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全县瑶山牛存栏量从2016年的8万头发展到现在的16.2万头,澳寒羊从零发展到10万只,累计带动13.28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近年来,广西将壮大扶贫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形成“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产业脱贫格局。今年以来,广西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39.56亿元。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西已脱贫的450万人中,有426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帮扶实现增收,占脱贫人口的94.67%。
关键词:广西数百万贫困人口依托产业帮扶增收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